开发者

Spring如何实现管理事务

目录
  • 1. 事务管理器
  • 2. 编程式事务管理
    • 使用 TransactionTemplate
    • 使用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 3. 声明式事务管理
    • 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
  • 4. 事务传播和隔离级别
    • 示例:配置和使用事务
      • 配置 Spring 事务管理
      • 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
  • 总结

    spring通过编程式事务和声明式事务管理来控制事务的边界和行为。

    1. 事务管理器

    Spring 通过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 Manager)来管理事务。不同的持久化技术(如 JDBC、JPA、Hibernate)对应不同的事务管理器,例如:

    •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用于管理 JDBC 事务。
    • JpaTransactionManager:用于管理 JPA 事务。
    • 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用于管理 Hibernate 事务。

    事务管理器是 Spring 事务管理的核心,它负责处理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

    2. 编程式事务管理

    编程式事务管理是指在代码中显式地管理事务,通常使用 TransactionTemplate 或者底层的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使用 TransactionTemplate

    @Autowired
    private TransactionTemplate tpythonransactionTemplate;
    
    public void someMethod() {
        transactionTemplate.execute(status -> {
            // 执行业务逻辑
            // status.setRollbackOnly(); // 回滚事务
            return null;
        });
    }

    使用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Autowired
    private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transacjstionManager;
    
    public void someMethod() {
        DefaultTransactionDefinition def = new DefaultTransactionDefinition();
        TransactionStatus status = transactionManager.getTransaction(def);
    
        try {
            // 执行业务逻辑
            transactionManager.commit(status); // 提交事务
        } catch (Exception e) {
            transactionManager.rollback(status); // 回滚事务
        }
    }

    3. 声明式事务管理

    声明式事务管理是通过 AOP(面向切面编程)和注解来管理事务,通常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

    这种方式更加简洁和方便,推荐使用。

    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Transactional;
    
    @Service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Transactional
       python public void someMethod() {
            // 执行业务逻辑
        }
    }

    @Transactional 注解可以应用于类或方法上,它的主要属性包括:

    • propagation:事务的传播行为,定义事务如何传播。常用的传播行为包括:

      • REQUIRED(默认):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android务,则创建一个新事务。
      • REQUIRES_NEW:总是创建一个新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挂起当前事务。
      • SUPPORTS: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以非事务方式执行。
      • NOT_SUPPORTED:总是以非事务方式执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挂起当前事务。
      • MANDATORY:必须在事务中执行,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抛出异常。
      • NEVER:必须在非事务中执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 NESTED: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创建一个嵌套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创建一个新事务。
    • isolation:事务的隔离级别,定义一个事务可以受到其他事务影响的程度。常用的隔离级别包括:

      • DEFAULT(默认):使用底层数据库的默认隔离级别。
      • READ_UNCOMMITTED:最低的隔离级别,允许脏读。
      • READ_COMMITTED:允许不可重复读,防止脏读。
      • REPEATABLE_READ:允许幻读,防止脏读和不可重复读。
      • SERIALIZABLE:最高的隔离级别,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 timeout:事务超时时间,以秒为单位。默认值是 -1,表示没有超时限制。

    • readOnly:是否为只读事务。默认值是 false。只读事务通常用于查询操作,可以对某些数据库优化。

    • rollbackFor:指定哪些异常会导致事务回滚。例如:rollbackFor = RuntimeException.class

    • noRollbackFor:指定哪些异常不会导致事务回滚。例如:noRollbackFor =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class

    4. 事务传播和隔离级别

    事务传播和隔离级别是 Spring 事务管理的重要概念。

    • 事务传播(Propagation):定义了事务方法被调用时事务的传播行为。例如,当前方法是否要在一个事务中运行,是否要加入现有的事务,或者是否要开启一个新的事务。
    • 隔离级别(Isolation):定义了一个事务可以看到其他事务对数据的影响程度。常见的隔离级别包括:READ_UNCOMMITTEDREAD_COMMITTEDREPEATABLE_READSERIALIZABLE

    示例:配置和使用事务

    配置 Spring 事务管理

    在 Spring Boot 中,只需要在主类或者配置类中添加 编程@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 注解: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
    public class AppConfig {
        // 配置数据源和事务管理器等
    }

    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Transactional;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createUser(User user) {
            // 创建用户的业务逻辑
        }
    }

    总结

    Spring 的事务管理机制通过编程式事务管理和声明式事务管理两种方式提供了灵活的事务控制。

    声明式事务管理是最常用的方式,通过 @Transactional 注解,可以方便地控制事务的传播行为、隔离级别、超时时间和回滚规则。

    Spring 事务管理机制的强大和灵活性,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处理复杂的事务场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编程客栈(www.devze.com)。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开发

    开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