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机的发明由来?
打火机是小型取火装置。主要用于取火,吸烟,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那么打火机是谁发明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打火机的发明由来,一起来看看吧!
打火机的工作原理
结构
打火机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可燃性气体。早期多用汽油,因有异味,现已很少使用。现多采用丁烷、丙烷类和石油液化气。它们经加压后充入封闭气箱,一旦释放至空气中便吸热气化而迅速膨胀,极易点燃。打火机采用的丁烷为正丁烷,是两种有相同分子式的烷烃碳氢化合物的统称。包括: 正丁烷和异丁烷 . 丁烷是一种易燃,无色,容易被液化的气体。是发展石油化工、有机原料的重要原料,其用途日益受到重视。
性能
无色可燃性气体。熔点 -135.35℃,沸点 -0.5C,相对密度0.5730,折射率13326,临界温度一1520l。C,临界压力38OkPa,临界体积4387ml/g。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其他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9%~84%。
打火机的发明由来
打火机是一种比火柴使用起来更方便的取火机械。这种东西是英国人发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士们长期爬行在战壕里风吹雨淋,想抽支烟,又很难划着火柴。这时,英国一位名叫阿尔费德丹希尔的在伦敦开了一家商店,专门经营烟草,他听说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在暴风雨中由于划不燃火柴,想抽一支烟都很困难,灵机一动,决心自己动手,研制一种打火用具。他用各种空盒进行试验,终于在1917年发明了一种打火机。这样,士兵们可以用一只手拿枪、一只手点火,边打仗,边抽烟了。1924年,打火机开始大量生产。
火机起源
据记载,约自公元前10000年起,古人不是通过木材的摩擦、旋捻或钻孔,便是通过燧石相互撞击点火;后来还运用气动原理点火——点火泵或气动点火器在中世纪法国人迪蒙埃是指了一种质量有所改善的气动点火器。从14或15世纪到19世纪初,撞击式点火器非常流行。17世纪末出现了一种带有火绒和硫磺火柴的“图林根点火器”。此外还有所谓“导火索点火器”。
从13世纪起就当作点火器用的那种凸透镜,是在18世纪末普及的。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发明了以其姓氏命名的打火机。德贝莱纳原为药剂师,1810年任耶纳大学化学和药物学教授。生前对染色法提出过不少改良措施,研究过铂、镍、二氧化锰等的催化作用,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德贝莱纳点火器。1812年,法国人贝托莱在各种化学实验中发现可燃气体,后人根据贝托莱的发明制成了浸没式打火机。
1823年德国化学家备贝莱纳在实验室发现:氢气遇到铂棉会起火。这一发现引发了他试制打火机的念头。德贝莱纳用一只小玻璃筒盛上适量的稀硫酸,筒内装一内管,内管中装入锌片,玻璃筒装一顶盖,顶盖上有喷嘴、铂棉和开关,内管中锌片与硫酸接触生成氢气。一定量的氢气产生的压力将内管中的硫酸排入玻璃筒内,打开开关时,内管的氢气冲到铂棉上起火;内管与玻璃筒内的压力重新平衡,硫酸再次进入内管,与锌片反应又产生氢气。如此世界上第一只打火机便告诞生。但它有体积大不便携带,玻璃壳易碎,硫酸溢出有危险等缺点,并没能普及作用。1920年法国出现了灯芯式打火机,灯芯是用硝石粉浸过的,容易被火花点燃,后来,改成将灯芯浸在苯中的苯打火机,这种打火机有时漏燃料,而且要经常更换灯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弹药专家使用压电效应引爆炸弹。在炸弹的前端装上像酒石酸开发者_如何转开发钾钠和一些陶瓷类的晶体,受到强力冲击时,会在瞬间产生高压电荷,引爆炸药。战后,日本成功的将压电效应就用在打火机上,在三四万分之一秒内产生6000─8000伏高压,使产生的火花点燃丁烷,省去了干电池或火石。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