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中学争抢清北生 生源“掐尖”为何让人不安??
人们有理由担心,其结果加剧了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两极分化的现状。
超级中学争夺北生,为什么不安
据《新开发者_StackOverflow社区京报》报道,最近深圳南山外语学校高级中学发表了2020届毕业生的录用名单。20个录取者中,有19人毕业自北大、清华,另外1人来自北师大,全部都是硕士以上学历。
北大、清华等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生流向超级中学、重点中学,已不是个别现象。早些时候,深圳中学公布了2019年招聘的28名应届毕业生名单,10人来自北大,5人来自清华,28人中有24人是硕士,4人是博士。同样是华丽的名单。
看到名单后,有人说自己留下了卑微的眼泪,有人说这个名单优秀得颤抖,也有人说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件事意见不同,心情复杂。
的确,这件事不能简单地说。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无论是211、985毕业生还是双非大学毕业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就业部门。
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还是进入中央企业的国有企业,创业是个人自由选择。而且,无论这些品牌大学毕业生的学历是否符合现在从事的专家,都可以选择教育第一线的教育,本身不应该是坏事。
从这些重点中学、超级中学的角度来看,争夺优质教师也符合学校逻辑。
在现实中,升学率已经是判断学校好坏的最重要标准,一所学校每年有多少学生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也是判断学校升学率含量的最重要指标。
中学追求升学率,一方面从学生开始掐尖,另一方面从教师的力量下功夫,竞争的发展结果,夺取北毕业生的资源也不奇怪。在他们看来,品牌大学毕业生可能意味着优秀的教师能力。
但是,为什么这样的强力合作会感到颤抖呢?
的原因是,这些学校本身已经足够强大,财力充足,在招生中占优势,教师能力本来也非常强大,一直在发展,人们有理由担心,其结果加剧了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两极分化的现状。
在此强调,我没有批评这些北大、清华毕业生的意思,甚至对深圳这些学校的做法也没有强烈反感,他们都是基于当下现实而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但从社会整体利益来讲,特别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对这种资源配置与教育竞争方式,不能不深感担忧。
现在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城市,公营学校和民办学校,前几所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也在扩大。如何遏制教育分化趋势,提高教育公平度,是当前极其严峻的问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