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饰演脱贫工作基层干部 成为“马得福”,黄轩这样“调色”?
闽宁镇,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的一个特色小镇,曾经这里戈壁茫茫,缺水少电,而今绿树绕村郭,牛肥瓜果香。曾经的“干沙滩”变成了“塞上江南”,“闽宁模式”也成为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正在热播的现实主义大戏《山海情》将这段艰难却辉煌的岁月铺展至观众面前。
剧中,由黄轩饰演的马得福是西海固村民脱贫之路的引领者与开拓者,这个刚从农校毕业的小伙,怀揣着义无反顾的坚定信念和赤诚之心,直面困境与机遇、现实与挑战,一点点拉开了脱贫致富的帷幕。
面庞黑红,乡音醇厚,骑一辆“二八”自行车飞奔在戈壁乡间,曾经的“国民初恋”黄轩,正是以这样一副形象出现在了观众面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轩坦言:“基层干部真的不容易,什么事都得管,什么苦都得往肚子里咽。”
说着西北方言演绎西北故事
“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刻意煽情,没有说教口号、没有脸谱干部。”《山海情》开播后,打破了观众对于“扶贫剧”的固有印象。
从第一步的吊庄移民工作开始,黄轩饰演的马得福就开启了一场披荆斩棘的“战斗之旅”。当家人的“难”,从走马上任的第一天便显山露水,而他硬是凭着自己的韧劲,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得益于对角色深切的理解与共情,黄轩塑造的马得福既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刚勇,又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执着坚韧,“演员像从土里长出来的” 也成为观众对剧作的直观印象。
演过诗人、盲人、精英、皇帝、警察、探长等各类角色,尝试过古装、现代、职场等各类挑战,黄轩这是第一次诠释与自身气质开发者_开发技巧截然相反的人物。他直言,《山海情》是自己入行多年来真正的“圆梦之作”,“我其实是西北人,一直梦想着在西北这片土地上说着西北的方言演一个西北的故事,当我接到邀请时,很兴奋。”
脚踏西北的土地,目及西北的黄土与蓝天,欣喜和激动之余,得福一角带来的全新挑战,让黄轩不得不从头做起,从“语言”做起。
“这是一次不一样的表演。”黄轩认真形容道,“我老家是兰州,平时没怎么正儿八经说过方言,但这部戏我们从头到尾说的都是方言,是有一点难度的,背台词的时候都得带入口音去背。”
事实上,剧组在初期了解资料的过程中,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当年的一件趣事——福建的帮扶干部听不懂西北话,当地的村民也听不懂福建话,语言关从一开始就是需要跨越的障碍。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使原声版《山海情》形成了奇妙的互文,方言问题既是剧情需要,能够更好地展现浓郁又深厚的地域文化,帮观众入戏,营造喜剧性格调;也让黄轩在拍摄过程中对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表达。
原声版《山海情》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西北话一出,马上就有内味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所有演员都是当地人”“方言太有味道了”,不少网友这样评价。而无论是马得福还是其他角色,方言的表达让他们更加接地气,也让荧屏外的观众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离角色更近一些,离故事更近一些。
从自己身上挖掘角色可能性
为什么可以“成为”马得福,如何与角色融为一体,令人信服?
黄轩在采访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没有做过多的设计,没有各种冗余的点缀,只是在共性的寻找中,与角色合二为一。“我没有那么大能力变成别人,但我可以从自己身上去挖掘这个人物的可能性,只要找到和这个人物相近的地方,我能感受到他,演出来就会真实可信。”
所以,他将马得福的每一个侧面都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思考,在寻找共性的基础上,再思考角色可能的神情神态、处事方式、行为动因。“比如,他说起话来的神态肯定不会像我现在这样,那他的头会不会低一点,嘴巴是不是老是闭不住,眼神是不是有点愣?我会在这些小的地方去找。而他的情感、行为,我是在找跟我自己相近的地方,比如说我遇到这种事会怎么样?然后他这样了,我能不能理解?”
认真的思索,强大的共情,用心的琢磨,适度的想象,让黄轩自由地游走于各个角色之间。他形容每个人就像一个调色板,选取自身颜色与角色最近的部分并将其放大,就能在相对的差异中把握角色的多层次。“一个人的性格性情都是复杂多变的,就像一个色盘会有多种颜色。接到角色以后,在自己的性格色盘里去找跟他相近的颜色,或是用需要的颜色去调和,能感受到的地方直接拿过来用,过火的收一点,就是这样。”记者 殷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