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寄生虫》看韩国电影?
在不久前的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上,韩国电影《寄生虫》获得了金棕榈奖。奉俊昊获得导演称号,既有道理,也是粉丝心中的一大惊喜。毕竟他的《杀人回忆》和《母亲》是韩国现实主义背景最好的电影,而《汉江怪物》、《雪国列车》和《玉子》等。每一部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杰作。从对标美国科幻大片,到打造代表国际水准的“网络新片”,导演奉俊昊每一步都走在前面,基础扎实,戏路越来越多。
003010在戛纳的胜利意义重大,是韩国电影史上最辉煌的时刻。自1988年以来,韩国电影被迫复兴,30年后,在亚洲现代工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的电影票房和艺术品质都与我齐飞,两者才华横溢,相映成趣,从而书写了一个全球化市场时代民族电影双向崛起的故事。导演奉俊昊在获奖感言中特别提到,金棕榈是韩国电影史上最好的礼物。后来,文在寅主席在贺电中再次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103010讲述了偶然和巧合紧密结合的富人和穷人的故事。本以为他们相安无事,拿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所有的秘密都无处藏身.导演奉俊浩在影片中自由地混合了黑色、惊悚、喜剧的各种元素,以一种滑稽、悲情的方式写出了一个辛辣的阶级寓言。个人资料图片
韩国电影可以追溯到1919年日本占领时期,比很多文化强国起步要晚很多。韩国电影自问世以来的25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在寻找秘密表达国籍的方式,但为了保存火种,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借用外来文化的伪装。这种“妥协与完美”在不经意间培养了韩国电影在夹缝中生存的能力,形成了“为我所用”的创作审美基因。所以韩国纪念其电影百年来迟,但好饭不怕晚。当创意和产业各方面的配套设施成熟后,就更加丰富和富有成效。比如在戛纳获得大奖的《寄生虫》,不仅是一直被低估的“类型片导演”Bong Joon ho的个人代表作,更是韩国电影多年艺术成就的代言和象征,甚至意味着一个本土电影策略的胜利。
1、韩式电影策略的胜利
韩国电影有明显的特点,多人多色可以说是他们的底子。
“多人多色”,顾名思义,就是多种创作才能和不同色彩的作品。在与笔者谈及韩国电影的动力来源时,李沧东指出,“多元”是韩国电影的生命力,而“强动作、重品味、重情感”是其特色表现。此外,韩国电影80%的原创率令人惊叹,这也体现了其市场的开放和包容,以及创作者的自由和活跃。
1993年,韩国电影市场向好莱坞开放5年后,其本土电影市场份额仅为15.9%,跌至历史最低值。“生存还是毁灭”的苦难考验着韩国电影人。令人欣慰的是,短短五年时间,初出茅庐的《新韩国电影》就打败了在全球票房市场上无往而不胜的好莱坞灾难大片《寄生虫》,直接将本土电影的份额提升到了1999年的39.7%。与此同时,韩国电影开始在消费者心中有了一些品牌价值。2001年,韩国电影创造奇迹,本土电影票房占比超过5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国产电影占比最高的自由影院市场。此后,韩国电影的本土票房份额一直稳定在这一水平,类型齐全、分工精细、主创精英、技术团队专业的产业全平台蓬勃发展,创造了全球产业神话。
003010船员。003010讲述了一个智商和生活水平都在平均线以下的家庭,面对美军失误造成的巨大凶猛的汉江怪物,齐心协力营救家人的故事。个人资料图片
当然,韩国电影的崛起不仅表现在票房上的成功,其引人注目的艺术性也开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2002年,林泉泽导演和李沧东导演分别获得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4年,《寄生虫》 《生死谍变》和《泰坦尼克号》获得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所有重要奖项。此后,韩国电影迅速成为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常客,李沧东、朴赞郁、金基德、洪尚秀等成为全球影迷熟知的导演。与此同时,韩国影评界自发总结出本土电影“既有掌声又有票房”“既有类型片的快感又不放弃作者意识”的特点,并将其命名为“制作精良的电影”。这部新概念电影的主角是奉俊和朴赞郁。
2003年韩国“优质电影”代表。003010 《汉江怪物》 《汉江怪物》,从犯罪片、言情片到惊悚片,韩国电影类型多样,制作精良,票房和口碑双赢的局面初步形成。个人资料图片
2003年是韩国高质量电影的爆发年。这一年,兼具导演个人风格和问题意识,又不放弃公共利益的《撒玛利亚女孩》 《老男孩》 《空房间》 《杀人回忆》等影片相继出现。他们充分利用了类型电影的框架和明星制,受到大众的青睐。他们也为韩国电影世界声誉的积累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内销售,海外获奖,观众开心,投资人安心,与影片的双赢局面日益巩固。自此,“高质量电影”成为现代韩国电影的审美范式。尤其是其量身定制、科学的投入产出比使得韩国电影在商业和艺术两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学习欧美,用类型就是打破类型,超越欧美,韩国电影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被触动。
索、发展出适合自己的美学特征,并在打破原有类型叙事的禁锢后,添加进多种多样的韩国特质。这种“地域特质”,可能是嬉笑怒骂的台词风格,可能是独特的半岛政治局势,可能是完全地方化的人物关系,也可能是最深切的韩国社会问题意识……因创作人才的不同,这一地域特征在银幕上的表现不尽相似。但这种丰富的“统一性”恰巧是韩国电影的生命力源泉与独特标签。“优质电影”的表达探索从60后的姜帝圭、朴赞郁、奉俊昊、许秦豪等导演开始,通过代际传递延续与发展,如今韩国电影界的中流砥柱——70后的崔东勋、金容华、黄东赫、金成勋、罗泓轸、柳承莞、姜炯哲、张勋、尹钟彬等,均不断补充与丰富着韩国电影特殊的美学表现,韩国电影之路因此越走越宽,同时观众的欣赏水准与趣味也越来越专业和开放,而“优质电影”的特性已沉淀为韩国电影的美学基因,并逐渐上升为一种本土化振兴策略。
当然,2008年之后随着大企业资本对韩国电影产业的管理愈发得心应手,票房回报也日渐成为大企业考察被投资对象时的某种硬指标,尤其对于新人导演而言,过度的商业引导,无疑会破坏韩国电影二十多年来健康、既有的生态环境。因此“优质电影”所提倡的左右逢源平衡术——平衡银幕快乐和现实思考,巧妙达到商业娱乐与作者意识的黄金配比——越来越面临严峻的考验。
2、韩国电影界的团结合作
韩国电影自诞生之初便面临着随时被“绞杀”的悲惨命运,光复后民族电影“自由”发展了不到40年便再次面临着被好莱坞吞噬的可能,前景惨淡。不同的时代、相似的命运培养了韩国电影人与外来文化死磕的精神与勉力学习的斗志,因此“危机即机遇”也成为韩国电影界在强大压力面前的口号和共克时艰的共识。
清醒认识到自我环境,从而找到最有效的突破口,是韩国电影多年来越走越好、砥砺前行的基础。不断的危机感令韩国电影人常有一种自发的饥饿意识,即“量着市场的体,裁着手中影片的衣”,无论商业制作的天花板还是艺术电影的底线,都科学透明、有矩可循,从编导演到投资制作发行,全员认可,几无例外。
再以奉俊昊和《寄生虫》为例。在获得戛纳大奖前,奉俊昊就已经是韩国数一数二的大导演。即便如此,他的“本土片”(发行主要剑指国内市场)投资也只是“平均水平”。《寄生虫》的纯制作费仅为8000万元人民币,拍摄时长77回次(大约3个多月),这样的制作规模可以说将市场风险降到了最低。好电影主要靠的是好创意,而非明星刷脸或者重金买宣传,当然优秀专业的团队是一切构想得以实现的保障。
2003年韩国“优质电影”代表。《杀人回忆》《假如爱有天意》《老男孩》,从罪案片、爱情片到惊悚片,韩国电影类型多样、制作精良,票房与口碑双赢的局面初步形成。资料图片
奉俊昊导演在戛纳颁奖典礼上的肺腑之言令人记忆犹新:“《寄生虫》是一部独特求新的电影,冒了很大的险,之所以能将之呈现在观众面前,是因为现场各部门艺术家的通力合作,以及最伟大的韩国演员们……”一席话道出了韩国电影普遍良好、个别作品特别出彩的最重要保障,即全体电影人的平均实力水准令人信服。因此《寄生虫》的戛纳载誉可以说是整个韩国电影界的一次被认可。从摄美音录到策划、制作、后期呈现,完善的技术保障与全链的通力配合,为主创们的精诚合作提供了可能,最终令创意天才们的“想得到”能够成为“做得好”。
《寄生虫》的摄影师洪坰杓也是去年在戛纳场刊得分最高的《燃烧》的摄影指导。他游刃有余地穿梭于艺术电影与类型片之间,同时也是韩国电影圈众多技术与艺术齐头并进的现场专家代表之一。而“饼叔”宋康昊的能量更毋庸赘言,从高高在上的王到落魄尘埃的无业游民,从憨喜忠诚的士兵、要员、慈父到横行乡里的黑道小哥,宋康昊演什么像什么,演什么什么火。与之合作的导演也与他的银幕角色一样不拘一格,从老朋友到初执导筒的新人,只要剧本好,一切皆有可能。正因为有了这些硬保障,韩国电影才可以佳作不断,17年来在戛纳拿到5个单项奖之后,最终问鼎戛纳金棕榈大奖。
3、《寄生虫》的继承与超越
奉俊昊导演1969年出生,1999年出道,2019年赢得戛纳大奖,迄今为止出道20年共有7部长片作品问世。他的电影选题独特、类型多样,很难被类归为某一种,但作品风格却能以不变应万变,一脉相承地巧妙贯穿于多样化的题材与类型中:时而怪诞风趣让人捧腹不止,时而真实紧张令人不寒而栗。奉俊昊对电影的叙事节奏把控精准,对观众情感的调度老辣自如,他经常将本不相融甚至彼此排斥的元素绝妙穿插在一起并使之逻辑合理化。而这种种不和谐在准确呈现出社会的多元、人性的复杂同时,又随时得以转化为埋伏着的悬念,逻辑面面俱到与情绪环环相扣,观众既能看到危险,跟着故事发展提心吊胆,又猜不到结局,充满期待。这种类型叙事心理的借用与破坏,正是奉俊昊的拿手好戏,也是最令影评家们期待、让观众拍手称快之处。而他独特的作者签名,往往隐匿在结尾,绝非大团圆的标记,而是在经历揪心之后冷淡的模糊处理,一如真切、不讲逻辑的酷烈现实。
《寄生虫》继承了奉俊昊导演作品中诸多一以贯之的美学精神。如:纷杂的社会、血缘的紧密、荒诞悲凉的故事、无可奈何的情绪、细节的讲究与悬念设置的精密等。但同时又分明具有超越前作的特质,尤其是对经典“韩国性”描写的有意放弃。作为韩国电影最大特征之一的“在地性表达”,如强烈的地区特色或只有当地人才能体味的切肤之痛,一直是韩国电影人乐此不疲的尝试。
2003年韩国“优质电影”代表。《杀人回忆》《假如爱有天意》《老男孩》,从罪案片、爱情片到惊悚片,韩国电影类型多样、制作精良,票房与口碑双赢的局面初步形成。资料图片
资深电影制作家车胜宰曾说:“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像《汉江怪物》那样包含强烈现实感的怪兽电影,韩国社会中的所有群体在那里面几乎都找得到,是纯韩国的故事。奉俊昊有很强的解析能力,反映社会整体问题是其能量所在”。正如车胜宰所言,韩国电影的强本土性特质,令其在本国备受追捧的同时,也限制了它在国际市场上的更大流通。笔者一直认为《杀人回忆》才是奉俊昊导演最好的作品,但正因它强烈的韩国性,从而未能在当年引起足够大的国际反响。
奉俊昊是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优等生,自《雪国列车》开始便一直在追求具备全球视野的某种叙事可能,而《寄生虫》恰是这一精神指导下的产物。它具备了奉俊昊作品中的全部精致,唯独放弃了至深的“本土”关照,代之以对全人类共通生存状况的瞩目,而非典型的韩国现实境遇。《寄生虫》反映出的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与引发的思考是深刻的,因此,《寄生虫》视野更广,叙事技巧也更突出,情感切入口与释放途径均更加冷静克制,甚至稍嫌刻意为之。世界著名电影网站Indie Wire评价道,“《寄生虫》是关于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如何共同生活下去的恐怖故事,既有趣搞笑又痛苦不堪,悲喜交加”。
奉俊昊作为横跨艺术与商业、左右逢源、边界模糊的导演,在戛纳夺魁实属罕见,但同时也提示了一个电影评价新时代的到来。《寄生虫》是韩国“优质电影”策略的胜利,是奉俊昊追求更博大电影叙事能力的胜利,是韩国开发者_运维知识库电影取得的重大艺术成就,也是整个韩国电影产业的一次被隆重认可。截至目前,《寄生虫》已在韩国公映了一个月,它的票房成绩为957万人次,早已跃过损益分水岭,只待成为新的票房与艺术双赢的传奇。因此,笔者想说,想传递有意义的话题,需要先做到把电影拍得有意思,需要尽量做到艺术性与商业性兼顾。因为这才是抵达目标观众的敲门砖,亦是大众艺术的最高境界。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