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中发现新的耐盐基因有什么作用??
意义重大!普大喜奔!
你看地球上超过97%的水都是含盐的。世界上40万种开花植物中,2600种确实吸收海水,它们是耐盐植物(halophytes),意思是盐植物(salt-plant),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大部分植物是无法利用海水。而野生大豆中发现的新耐盐基因,如果这种基因导入其他植物中,就可以利用我们开发者_如何转开发星球上实际上无限广大的含盐水,这是多美好的设想呀!
考虑一下,在海平面上升和干旱及洪水增多的夹击下,适合传统淡水农业的可利用耕地面积在迅速缩减。淡水蓄水层含盐量越来越多,在全球可耕地供给缩减的同时,需求却持续增长。
同时,我们正在尝试用生物燃料取代化石燃料。你可能意识到了也可能没意识到,化石燃料的麻烦在于“化石”部分,燃烧化石燃料让锁定在地下已经数百万年的碳返回到大气中。而生物燃料由植物制成,这些植物中的碳绝大部分是近期从空气中吸取的,所以生物燃料不会大量增加大气中的碳含量。这就是说,我们需要他们。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们来源于植物,植物需要种植和培育。由于可耕地有限,淡水供应越来越有限,传统的生物燃料作物不得不与我们的食物及淡水争夺空间。不管怎样,我们的土地要用尽了。
联合国做过计算,到本世纪中期如果我们要养活地球上90亿人口,我们的农业产量必须增加70%。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也许我们会发现一些丰产的新作物,或者发明新的农业技术;以前我们一直很走运。但是即使我们取得了上述成就,我们的作物还必须禁受住预期会剧增的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
而如果进军耐盐植物,上述问题都可以得到圆满解决,因为耐盐植物之美在于,只要你有荒地和含盐水,你就能干事。荒地和含盐水多的是,而这就需要弄清楚耐盐基因和耐盐机制。
guanhq 2021-11-02 07:30
野生大豆中新的耐盐基因的发现意义是巨大的。野生大豆W05基因组序列的发布,将助力解析野生大豆的优良性状,为育种和改良实验提供宝贵的资源。但华大基因该项目负责人谢敏表示,首次发现新的耐盐基因与野生大豆耐盐性相关,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大约6000至9000年前,我国就开始进行野生大开发者_如何转开发豆的驯化。驯化过程中,大豆的栽培种丢失了很多与环境适应相关的重要基因,然而这种缺失的遗传多样性可以通过育种的方法进行改良,也就是说可以将野生大豆中能够适应某一特定环境的基因重新引入到栽培大豆中。科研人员对野生大豆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利用一种新颖且有效的研究策略来挖掘野生大豆基因组遗传信息。他们构建了基于测序的基因分型遗传图谱,并利用之前获得的大豆种质资源的重测序数据,发现了新的耐盐基因,在盐胁迫条件下,该基因负责维持较低的钠离子与钾离子比率,以增强大豆的耐盐性。
盐化作用对于农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影响全球20%灌溉地作物的收成。在盐胁迫条件下,野生大豆表现出很高的耐受性,因此对于提高大豆的耐盐性改良而言,野生大豆拥有非常好的遗传资源。研究人员还发现拥有完整耐盐基因序列是大豆祖先共有的特征,对盐比较敏感的栽培大豆的后代积累了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导致耐盐基因功能异常或者低表达。http://science.china.com.cn/20 ... 2.htm
qkoufu794 2021-11-02 07:32 开发者_开发百科
很有意义。
栽培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源,属于中度耐盐植物,盐渍化条件下,大豆的正常生理生化活动及生长发育进程受到抑制,最终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
野生大豆具有抗逆性强、蛋白质含量高、丰产性好等优良性状,是大豆育种工作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传种质材料,受到国内外育种专家的青睐和高度重视。因此,挖掘野生大豆特有的优异基因资源比如这次发现的耐盐基因对于拓宽大豆遗传基础,增强大豆抵御逆境胁迫的能力,保证大豆的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闪电侠 2021-11-02 07:32
很有用的。
新的耐盐基因主要是GmCHX1。 GmCHX1是离子转运基因,在盐胁迫条件下,该基因负责维持较低的钠离子与钾子比率,以增强大豆的耐盐性。当大豆的耐盐高时,开发者_JAVA技巧就可以在含盐量较高的盐碱地等土质中良好地生存,从而为提高大豆的播种范围和产量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