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多少钱?要怎么买?
重疾险保费跟保险公司、年龄、产品形态、健康状况、保险期间等很多因素有关。
保险公司:不同保险公司保费差距不小,同样产品,A公司可能比B公司贵40%;
年龄:同等情况下,男性保费普遍贵于女性,年龄越大保费越贵;
产品形态:重疾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是否附加癌症二次、是否附加心脑血管疾病二次等等;
健康状况:涉及到加费承保,比如乙肝大三阳需要加费,普遍加费在25%左右;
保险期间:以30岁人来说,保终身>保至80岁>保至70岁>保至60岁>保30年>保1年。
总之,重疾险保费是这样构成的:
至于重疾险怎么买?因为保险不是个简单的买卖行为,而是根据个人情况、个人喜好、健康状况、预算、家庭情况等等的一个整体规划。
单纯问重疾险怎么买,如果没有结合自身情况,那最后选到的也不合适。
当然,可以参考其中这样的一个方法:排除法。
产品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但方法却可以适合每个人。
重疾险这个险种,因为保费较多、缴费年限长,加之保险名声差、保险产品种类太多,导致决策周期很长。
其中,不少人深陷产品对比无法自拔开发者_如何学编程,倒不是说不该对比,而是应该抓产品间主要区别,将细微区别往后放。
定期还是终身、多次赔付还是单次赔付、含不含轻症或是高发轻症,这是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决定着这份重疾险能不能解决大风险带来的影响。
重疾病种是100种还是110种、轻症赔20%还是赔25%、A产品保费比B产品贵5%、重疾分4组还是5组,这是细枝末节。
细枝末节,都在我们承受范围内,不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那重疾险怎么买?一个小的建议,供各位参考:排除法,我们从轻症责任开始排除。
一、什么是轻症?<<<<<<<<<
不管是中症还是轻症,就是相对重疾险里的“重疾”而言,其实是重疾的前期症状,就是还没有到达重疾理赔标准的病症。
现如今,随着大家体检意识越来越强,很多疾病可以被尽早发现,那轻症越来越常见,但它并没有重疾的治疗成本和治疗难度高。
可这并不代表轻症可有可无,轻症还是会对病人本人及家庭造成不小影响。
轻症责任的引入,一方面降低了重疾的理赔门槛,让理赔变得相对容易;
另一方面,也能补偿给被保险人一笔保险金,用于更好的治疗及后续康复疗养。
二、高发轻症有哪些?<<<<<<<<<
在国内,重疾险同质化非常严重,因为行业规范,各家公司前25种重疾基本无差别,无论疾病定义还是理赔标准,甚至顺序。
这25种重疾占了重疾理赔率的95%,而其余病种是各家保险公司自主定义,发病率相对低很多。
所以,单从重疾保障方面来说,各家公司重疾险产品基本一样,不用纠结A公司保100种,B公司保110种。
然而,目前为止,轻症并没有统一标准,不管是病种、赔付次数还是理赔标准,都由各家保险公司自主定义。
因此,在轻症这个版块,差别还是有点大。
我们来看看高发重疾对应的高发轻症:
特别是标红病种,这是最最高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2家保险公司最新轻症理赔数据:可以看到,原位癌、心脏病、轻微脑中风占了轻症理赔的绝大多数,而且呈年轻化趋势。
所以,选择重疾险时就该着重关注25种高发重疾对应的轻症病种,包含的越多越好,至少应包含如下12种:
三、轻症责任怎么选?<<<<<<<<<
如果不知道重疾险怎么选,那就先从如下5点排除一些备选产品:
1、高发轻症全面性
首先看轻症病种全面性,可排除高发轻症不全面的产品,特别是上文提到那12种。
2、赔付次数
A产品轻症只赔1次,B产品轻症可赔3次,保费差不多,那赔付次数越多越好。
但如下2点需特别注意:
轻症分组赔付:虽然部分产品轻症可多次赔付,但分组且前后两次赔付有时间间隔;
轻症隐形分组:这其实是绝大多数产品的共性问题,虽然没有在轻症责任分组,但合同有这样的限制:
3、赔付比例
目前来说,市场主流是首次确诊轻症赔付45%基本保额(有些产品已经达到50%),同时不占用重疾保额。
当然,很多产品轻症赔付比例依然停留在20%,显然有点差强人意。
4、考虑家族病史
一些疾病具有遗传性,比如癌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来说,各家公司都保障原位癌这项责任,就算重疾新规落地后,这项责任也仍然会保障。
那如果家族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史,那至少应该确保轻症病种包含如下4种:
轻微脑中风
不典型心梗
微创冠脉介入术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
而且,最好能选择这4项不存在隐形分组的产品。
关于这一点,达尔文3号重疾险做的相对优质,可保障轻微脑中风、不典型心梗、微创冠脉介入术的二次新发或复发。
5、理赔标准
轻症理赔标准由各家公司自主定义,那难免会有所不同,我们以轻微脑中风来做个对比:
A产品:宽松
确诊180天后,不需要遗留后遗症,即可申请理赔。
B产品:较宽松
确诊180天后,两项后遗症满足一种或一种以上,即可申请赔付。
C产品:条件严格
这种情况不多见,但几个“网红”产品就是这种设定,分2种情况:
确诊180天后,需要同时遗留2项后遗症,才可申请理赔。
这也就接受了,好歹明显一点,下面这种就真的在玩“文字游戏”:
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侧肢体”,市面基本上要求“上肢或下肢”,而这要求“上肢和下肢”,一字之差,但理赔门槛更高。
四、一点建议<<<<<<<<<
说到这,表明一个前提:
单从某个病种的“理赔条件宽松与否”作为选择某个产品的唯一依据,显然有些不妥。
但是,在其他条件类似的情况下,某个高发病种的理赔标准还是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到此,但愿自己讲清楚了3个观点:
重疾险同质化比较严重,前25种高发重疾属于行业规范,各家公司一模一样;
结合自身情况重点关注轻症或中症责任,特别是有家族病史人群;
买保险是个时机问题,不需要陷入无尽的对比中,因为消耗的不仅是精力,更是时间。
最后,借用之前朋友圈看到的一张图片,跟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重疾险怎么买”,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跟我聊一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