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摄影是光的艺术,其实电视也是将光玩到极致?
【PConline杂谈】说到电视的评价标准,画质始终是核心指标,但与专业显示器不同的是,电视从来没有或不应该追求某个参数的完美,而是尽可能呈现出自然舒适的观感,以取悦人们的眼睛。因此,电视画面质量的评价是相当复杂和主观的。这次我只想说一点,那就是背光。
简单来说,图片的信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颜色,一部分是亮度。色彩调整是一个庞大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工程师利用各种类型的片源做出有针对性的算法,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面板,不同厂家的电视在使用后呈现出不同的画面,因为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风格。亮度比色彩简单,软件算法的影响要小得多,这主要取决于背光、增亮膜、扩散膜等硬件的使用。
OLED赢在对光的控制,色彩是其次
举一个很典型的背光影响画面的例子,每个OLED电视的人肯定都觉得画面很惊艳,OLED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一目了然。这并不是它的颜色有多鲜艳和漂亮,而是液晶电视可以通过算法和软件来调节或接近。我们之所以马上被有机发光二极管抓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背光与传统的液晶电视完全不同。
每个人对颜色的理解和偏好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鲜艳的颜色,而有些人喜欢平淡的颜色。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普遍的评价标准。而且人们对亮度、对比度、黑白等参数的判断基本一致。这黑颜色不纯,大家一眼就能判断出来。
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说是碾压式液晶电视在光控、对比度和黑白画面呈现上的存在。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每个像素都是背光,理论上一台4K OLED电视有4096x2160=8847360个背光,每个背光都可以独立控制,完全关闭。
还有漏光。因为液晶分子不能完全阻挡光线,物理上很难不漏光,所以不能表现出最纯粹的黑色,或多或少会有光出来。有机发光二极管是自发光的,所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背光关闭后是最纯粹的黑色,我个人认为这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最大的魅力。
LCD背光也在不断探索和进化
为了达到尽可能接近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效果,一台好的液晶电视应该有尽可能多的灯珠和背光分区。当黑色图像真实时,可以关闭相应区域的背光,从而提高对比度。对于主流高端液晶电视来说,分区背光早已成为标配,是提升控光性能的重要手段。
高端电视的背光分区数量一般在100个开发者_开发百科以上。现在有一款叫miniLED的产品,本质上是对液晶电视液晶背光的升级和改进,将继续减少灯珠,提高灯珠密度。比如TCL前段时间推出了一款miniLED 8K电视,有2.52万个灯珠,实际显示效果相比普通LCD背光还是有很大提升。
然而,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数百万人相比,这还是差了很多。尤其是对于低端电视来说,背光的劣势尤为明显。前段时间我们刚拆了几台2000元的入门级电视。灯珠数量一般在50颗左右,不可分区。图片与高端产品的差距不小。
OLED在光上也有致命弱点
当然,有机发光二极管要么是完全无敌,有机发光二极管也有一个在亮度方面一直无法解决的缺陷,那就是亮度。低端液晶电视的亮度一般保证在300nit,顶级液晶电视很容易超过1000nit。即使是顶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正常情况下的全屏亮度一般都在300nit以下,目前非全屏的峰值亮度可以达到800nit左右,但几乎不可能超过1000nit。
原因和以前的OLED电视一样,容易烧坏。有机发光材料非常脆弱,越亮越容易损耗和衰减。为了填补这个缺陷,LG最终研发出了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中添加白色像素可以提高寿命和亮度,但治标不治本。有机材料从来不敢施加太高的电压,亮度和寿命都很难有大的突破。
未来背光技术将百花齐放
基于无机材料的MicroLED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青睐,很多厂商都投入巨资进行开发。microLED很可能是未来取代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终极显示面板。不过,这一天还是太早了。
目前我个人看好miniLED技术。虽然只是背光层的改进,但本质上还是液晶电视,正如我前面所说,背光带来的视觉体验比色彩更明显。目前市面上有很多miniLED产品,比如苹果的XDR显示屏和MSI华硕。在电视领域,miniLED产品还很少,但相信也不远了,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