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式营销固然能为片方带来一定的利益,但如此恶性循环,如何能够提高观众对国产电影的心理预期??
捆绑式营销固然能为片方带来一定的利益,但如此恶性循环,如何能够提高观众对国产电影的心理预期?等下一次再有国产片与好莱坞大片撞档时,是否还会有从业者“跪求排片”,吐槽观众“崇洋媚外”的情况发生呢?国产电影起步晚、工业化不成熟,但从2004年起,就有为期一个月的国产保护月,至今已有16年,值得庆幸的是,近两年国产电影质量终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坑”可没有少过,秉承着鼓励的原则,对从业者的标尺适度放低可以理解,但秉承着为观众负责的原则,也是时候开始严选了。参与市场竞争就要接受它的残酷性,即便排片低,也有机会靠口碑逆袭,就像今年的《何以为家》和去年的《无名之辈》,是金子便有发光的机会,反而是总有一些电影,在以各种方式来消耗观众对于国产片的信心,比如今年的《下一任,前任》和去年的《爱情公寓》。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