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搞“大水漫灌” 不超发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有效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宏观政策,最大程度地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国民经济明显回升。2022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0%,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物价形势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中求进,实施一揽子稳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加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坚决支持经济市场稳定。
第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足。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投放流动性;完成提前上缴央行的余额利润1.13万亿元;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经落地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信贷3000亿元以上。二是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落实普惠小额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专项再贷款工具。截至9月底,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总额超过900亿元,设立额度超过2000亿元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三是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效率和导向作用。8月份,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10个基点,带动1年期和5年期及以上LPR分别下行5个基点和15个基点;9月,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逐步放宽,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15个百分点。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四是把握内外平衡。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管理,充分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第五,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应对风险,促进金融风险持续收敛。
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了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1-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9月末,人民币贷款存量、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增长11.2%、12.1%和10.6%。信贷结构继续优化。9月末,普惠小额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4.6%和30.8%。贷款利率一直稳中有降。9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有望总体稳定。
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海外通货膨胀高位运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基础不稳
加大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力度,做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强劲、更高质量的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充分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努力取得更好的经济运行效果。高度重视未来通胀转暖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端的变化,不断巩固国内粮食稳定增产和能源市场稳定运行的有利条件,妥善应对,保持价格水平基本稳定。实施普惠性小额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性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改造等,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市场主体的支持。落实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敢贷的长效机制,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的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率,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开发者_JS百科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统筹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