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2022/2023年冬季 今年冷冬还是暖冬??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消息,这个冬天会冷还是会暖?权威人士和气象学家最近做了预测。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结果,预计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将持续到2022/2023年冬季,很可能达到中等强度标准。这将是21世纪第一次“三重”拉尼娜事件,即北半球连续三个拉尼娜冬季。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低于常年正常温度的现象。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的是,海面温度持续高于常年正常温度,被认为是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信号。
在公众印象中,拉尼娜一词通常与寒冬联系在一起。2008年初,一场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造成了中国南方罕见的低温冰冻天气,影响了成千上万人的正常生活。2021年11月,在“双峰”拉尼娜事件影响下,一场综合强度指数历史第四高的强寒潮事件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全国多地一夜入冬。这次拉尼娜事件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今年冬天会比往年冷吗?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开发者_如何转开发首席专家周冰介绍,根据国家气候中心ENSO监测国家标准,本次“三重”拉尼娜事件包括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和2021年9月至今的两次拉尼娜事件,以及2021年春夏期间中性冷水状态的特征。但“三重”拉尼娜不是三重拉尼娜,今年出现寒冬的可能性很小。“拉尼娜不是影响中国冬季气候的唯一因素。冬季的冷暖还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北极海冰的融化、欧亚积雪的变化等。”周冰说。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除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陕西西部、甘肃中东部、青海东北部、宁夏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至2外。极有可能出现区域性寒冬,全国其他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呈现“前冬偏暖,后冬偏冷”的气候特征。周冰说寒冷的温度和寒冷的冬天不一样。与平均气温相比,冬季的冷暖有着严格的标准。
以往拉尼娜事件往往导致我国夏季主雨带北上,导致南方干旱,北方涝灾。秋冬季节寒潮多,南方可能出现周期性低温冻雨灾害,部分地区气象干旱频繁,导致农作物减产,供水紧张。今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遭遇61年来最强干旱,极端高温天气持续出现。部分地区还出现夏秋季持续干旱,都与此有关。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经济。此前,CICC研究部门对2000年以来发生的6次拉尼娜事件进行了梳理,发现虽然并非每次拉尼娜事件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但其本身的寒冬标签仍会引起市场对农作物减产和能源短缺的担忧,从而导致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相关的能源和工业品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商务部流通与消费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江表示,如果“三重”拉尼娜事件导致的阶段性冷预期兑现,我国消费市场也将迎来趋势性变化,羽绒服、电火锅、电暖器等消费或将出现小高潮;汽车共享等共享出行方式将更受欢迎;雪地打卡观赛、雪地户外游玩等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将会提高。在供应方面,冬季寒冷天气可能有利于新能源、服装和家纺、化肥和农药等行业的生产企业。
针对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气象专家提醒,江南大部分地区出现夏、秋、冬三季持续干旱的可能性很大。建议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做好抗旱准备。湖南、贵州等省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建议防止其对交通、电力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和西北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和强降雪,建议做好雪灾和低温防范工作。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