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加盟《国家宝藏》 涂松岩讲述蒋衡一人手书《十三经》?
作为中国人眼中的“至圣先师”,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12月27日(本周日)20:3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将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出第四期。本期节目中,孔子博物馆馆长郭思克将携手国宝守护人于谦、朱广权、涂松岩,带领观众走进孔府、孔庙、孔林,通过商周十供、《三圣像》、《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三件国宝,感受孔子的智慧开发者_运维百科和思想。
于谦探寻商州十供深邃文化底蕴 乾隆视孔子为“偶像”疯狂“打call”
继郭麒麟后,其师父于谦也将以国宝守护人的身份亮相《国家宝藏》的舞台。在商周十供的前世传奇中,于谦将饰演对礼乐颇有研究的圣裔剧作家孔尚任,讲述孔尚任与侄子孔衍长在治河前线与不作为的地方官高大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带领观众探寻商周十供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究竟与徒弟郭麒麟相比,于谦守护国宝的打开方式又会有什么不同?巧合的是,节目播出当天刚好是考研初试结束的日子。现场,于谦还将通过守护十供、祭拜孔子,为全国考生送上金榜题名的祝福。
据于谦介绍,商周十供中的十件青铜器其实都有着各自的名字:“木工册”鼎、兽面纹觚、册父乙卣、“伯彝”簋、窃曲纹簋、夔龙纹簠、饕餮纹甗、四足方鼎、夔凤纹豆、牺尊。两百多年前,它们由乾隆皇帝赐予孔庙,至此便与孔子之间有了奇妙的联系。本期节目中,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考古学家郑岩便将作为“今生讲述人”,为观众分享乾隆曾8次亲临曲阜祭祀孔子的故事,并通过乾隆为“偶像”疯狂“打call”的趣事,带领观众了解孔子,了解孔子推崇的思想与精神。究竟乾隆为何要赏赐这些礼器?其中有什么意涵? 天下学子又到底应该追随孔子的什么?
“儒雅乡绅”朱广权遭“豪横逼婚” 华工丁龙创建美国大学首个中文系
春秋乱世,孔子手摇木铎传道受业,以求创建清明安和,天下归仁的理想世界。圣人逝去后,这木铎金声仍响彻中华大地。明嘉靖年间,民间出现了一种社团叫“乡约”,由饱读诗书的乡绅们发起,他们手摇木铎行走乡间,既教圣贤书,也会调解纠纷。在《三圣像》的前世传奇中,国宝守护人朱广权便将饰演这样一位知识渊博的儒雅乡绅。然而,原本应该替乡亲们解难的他,却遭遇了一位“疯小姐”的霸蛮逼婚。究竟这是怎么一回事?金句频出的朱广权,又将如何花式解说《论语》?
在春秋战国时代,乃至在中国古代传播史上,孔子的传播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观念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三圣像》的今生故事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便将从自身经历和文物本体出发,讲述孔子像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对于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传播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史上最逼真的孔子画像,《三圣像》究竟在民间有着怎样的影响?
正是因为孔子思想的广泛传播,它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每一个中国人都潜移默化地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他们也都是孔子思想乃至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赴美华工丁龙就是其中一位。节目中,王润泽教授还将为观众分享赴美华工丁龙的爱国故事以及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的来源。究竟丁龙继承了孔子的哪些精神?他又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涂岩松演绎清代名士蒋衡 张志清馆长为“拓本”正名
石经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在我国古代,曾经七次大规模地刊刻儒家石经,以此作为官定的儒家经典。其中,《乾隆御定石经》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官刻石经。而《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更是为我们完整保存了石经全貌。而不同于以往六部石经均由官方组织多人编写,《乾隆御定石经》仅由清代书法家蒋衡一人手书完成。在《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的前世传奇中,国宝守护人涂松岩便将重新演绎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的信念,让蒋衡几十年如一日,以一己之力手书完成63万余字的《十三经》?值得一提的是,涂松岩曾在话剧《伏生》中饰演焚书坑儒的“大反派”李斯,这次调转身份,饰演护书爱书的蒋衡。这两次表演的经历,让涂松岩对“书”产生了怎样深刻的理解?
2019年孔子博物馆举办“第四期全国碑帖编目与鉴定研修班”期间,《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作为重要发现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同时也让不少人疑惑:明明《乾隆御定石经》的原石完整的保存于北京国子监,《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的意义和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本期节目中,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将为观众讲述《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被发现的故事,并为拓本正名。究竟《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为何能引起专家注意?经、石经,拓本、初拓本又有着怎样不同的意义?
本周日20:30档《国家宝藏》第三季,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博物馆,感受跨越千年的儒家文化!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