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

皇帝是公平的下一句是什么呢??

clone1900 2022-04-28 23:50

唐太宗在统治期间采用的是开明的治国思想,他是一位“开明大度”的皇帝。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的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他还任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贞观期间,名相、名将辈出。

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但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一是征伐高丽,前后两次,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得不偿失。不但唐太宗得了病,因为要大量造船,结果引起农民起义,激化了国内矛盾。

还有奢侈现象增多了。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唐太宗自己也开始修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宫。

还有一个大的错误就是看史官所写的起居注,这是专门写皇帝日常生活和言论的,皇帝无权干涉,这是历来的传统,历来的皇帝都没有看,尊重史官的职权和地位。而史官也是公正直书,从不掩饰什么,从不害怕皇帝打击报复。但唐太宗这个名君却犯了一个大的历史错误,他看起居注给唐朝后来的皇帝开了个坏先例,破坏了这个制度。

不过,唐太宗毕竟是个名君,在晚年他还能反省自己的错误,很难能可贵。他对太子李开发者_开发知识库治教诲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

在636年(贞观十年),辽东战役回来时,唐太宗得了痈疮,此后一直调养,开始服用金石丹药。先前唐太宗还曾经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用丹药,现在自己也不由自主地陷进去了。到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又得了“风疾”,烦躁怕热,便让人在骊山顶峰修翠微宫,第二年,派人从中天竺求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吃了这个外国骗子的“延年之药”,结果使病情恶化。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丹药的毒性发作,终于不治身亡。享年仅五十岁。


冀苍鸾 2022-04-28 23:54

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诚尽敬以致之。

  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喑鸣之壮气不消,仓猝而雄躯遽殉。

  光绪帝御制诗文集,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大约是八十年代初,在故宫博物院,当时的图书管理员萧师傅与大杨同志连声称有,并非常慷慨地向我介绍了光绪帝的不同版本的御制诗文集。据他们介绍,

  这些书原来珍藏在故宫昭仁殿和毓庆官,还有一部分在宫外的醇亲王府保存,而现在统归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保管,很少有人借阅。

  我把他们介绍给我的这套诗文集仔细翻阅,发现它们种类甚多,但是,大致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版本。第一种是光绪朝抄本。……

  第二种抄本为宣统朝抄本,内容与前一种抄本大致相同,而编排却别具一格。……

  光绪的这些诗文大都写于光绪甲申年至己丑年(1884年至1889年),《御制诗》则到壬辰年(1892年)。可以说绝大部分是他学生时代的习作。光绪从入宫的第二年开始,即在毓庆宫就读。由学问渊博的翁同龢、夏同善等授读。这时的光绪年仅五岁。

  根据《翁同日记》的记载,光绪是从1883年12月7日开始写作的。翁同于当天日记中写道:"上初作望云诗四句,极顺。又作史论,亦通畅。"此后,几乎每到书房都有所作。两年之后,根据醇亲王奕?X的建议,慈禧要翁同等将光绪"所作诗论,写本呈览"。起初,慈禧为了加强对书房的控制和监督,要求将每天光绪在毓庆宫所作的诗文缮写清楚,随同功课簿"一并呈览",随后又改为"一月后抄本进呈"。我们现在看到的光绪御制诗文抄本,就是根据当时毓庆宫逐月进呈稿本编纂而成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今天看到的几种本子,未能将光绪的全部作品收集在内。然而,在现存的这些作品中,我们亦可靖晰地看出他早期思想的轮廓。年仅十多岁的光绪,以他那敏锐的思想,犀利的笔锋,写出了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发表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开发者_运维百科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抱负。为我们研究他的早期思想,提供了非常重要和可靠的资料。

  忧民念每深 求治日兢兢

  在光绪早期思想中,民惟邦本,兢兢求治的思想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光绪认识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当时的中国社会危机四伏,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震撼着清王朝的统治。因此,光绪将《孔子家语》中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引为座右铭。认为历代帝王"或耽于安逸,或习于奢侈,纵耳目之娱而忘腹心之任者",是造成水覆舟的根本原因。他认识到,皇帝只有爱民,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人君只有兢兢求治,才会出现太平之世。所以他提出了"治世莫若爱民"的主张。……

  光绪在这些诗文中,提出了许多爱民措施。他极力推祟人君应"罔拂百姓以从己之欲"的主张。……他还批评唐末统治者把天下治乱委诸气数的错误说法……

  光绪反对官吏巧立名目,对人民实行盘剥。他认为国家取之于民者赋税而已,君上不应收取百官的进奉。……

  光绪还极力主张节用民力和藏富于民。他认为治国之道应"以理财为先,以节用为本"。……光绪还主张立法贵简当,反对"法令繁,科条密",使人民无所措手足。他认为有的法令"其初行之甚善,而其后渐失其意者,非法之不善,乃行法之不善耳",因此他主张有治法尤贵有治人。

  光绪的爱民思想还大量地反映在他早年的诗篇中。在《御制诗》收录的四百多首诗歌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以描写百姓疾苦和农事繁忙为内容的。……正是因为光绪早年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当他亲政以后,面对"各国环处,凌迫为忧"的危局,才能奋起变法,"采西人之所长,补我所未及"。他在上谕中说:"朕夙夜孜孜,改图百度,岂为祟尚新奇?乃眷怀赤子,皆上天之所畀,祖宗之所遗,非悉令其康乐和亲,朕躬末为尽职。"……显然,光绪后期的这些言论,是与他早期的民惟邦本的思想有着内在联系的。

  当然,光绪早年的民惟邦本,兢兢求治的思想亦有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因此,他极力反对的是那种"惟思竭泽,不虑无鱼"的做法,而他所追求的是"不苛细以取盈,不征求以尽利","取于民而民不怨'式的封建剥削,从而达到"泰然自恣"地统治人民的最终目的。

  求贤若渴,破格用人在光绪早期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在光绪的御制诗文中,有不少篇章闪烁着这种"欲作千间厦,应须大匠材"、"旁求常侧席,任官惟贤才"的思想火花。……因此光绪重视选拔人才,并把选贤任能视作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

  在选用人才问题上,光绪一反论资排辈、循资提升和以门户取人的陈腐观念,极力主张循名责实、破格升迁和惟才是举。……光绪早年就具备了这样的认识,因此在后来的戊戌变法中,他能顶着顽固派的压力,,冒着极大的风险,大胆起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拔之于庶民,置之于公卿,依靠他们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法。当变法进行到最艰难之际,新旧势力的斗争日益激烈,"皇上至是时亦知守旧大臣与己不两立,有不顾利害誓死以殉社稷之意,于是益放手办事",特擢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为四品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拜命之日,皇上亲以黄匣缄一?p谕授四人,命竭力赞襄新政,无得瞻顾"。读着梁启超这生动感人的描述,光绪勇敢而果断地拔擢新生力量,依靠新生力量,并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与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景,不是跃然纸上了吗?

  知人善任,自古其难。知人就是识别人才,善任就是恰当地使用人才。光绪主张通过"明试以功"的方法考察和识别人才。……

  光绪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能礼贤下士。他反对以人君个人之喜恶作为选择人才的标准,主张"王者用人,不可循一己之私心",而应尽"取天下之善"。

  光绪重视人才,要求臣下都作发现人才,启用人才的伯乐。


skien_ 2022-04-28 23:55

开发者_JAVA百科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是古代迎合帝王统治提出的学说,所谓军权神授,老把百姓就要听天子的。每个帝王都以此标榜自己的正统性。


小皮特 2022-04-28 23:57开发者_运维知识库

公正客观的评价别人并非难以做到的事情,皇帝及其他政治人物,乃至普通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公正客观的评价自己,就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了。不用说皇帝或者其他各类政治人物,即使普通人,也很难见谁能够做得到。


ADA_206 2022-04-29 00:03

春秋时代就定下了这个制度,因为“贤能“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容易被人利用,造成政局动荡,开发者_如何学编程只能用某种硬标准来决定,最大限度减少动荡。

比如现在西方选举制度,最有才能的人不见的能选上,但选上的人一定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最终确保政府的稳定。


新的起点 202开发者_开发技巧2-04-29 00:08

C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