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不必惊慌,不必忐忑?
很多事情,就像钟说的,30岁还没有发生,但是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这一切和30岁关系不大。
有些人认为到了30岁就应该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些人在不迷茫的时候会是三四十岁。而有些人即使一辈子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成就,也能活得很开心。
如果你问很多人这样的问题,你活着是为了什么?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有些人认为活着就是为了不辜负周围那一双期待的眼睛,或者有些人可能会涉及到活在更广阔或高尚的情境中,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活着本身的意义。
只有《三十而已》的王力可曼尼。
1.物质和事业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生活的负担。
王曼妮发誓要告诉母亲,如果30岁的她没有事业,没有爱情,她会回到那个充满人情味的温暖小镇,在那里度过一生。
但她却深陷“只有努力在大城市扎根,才能证明自己过得好”的误区,一时无法自拔。
当王曼妮踏入上海时,有一些理想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为了向那些看她的人证明,她过得很好。
其实她过得并不好。
每天天不亮就化妆出门,踩着早上还没升起的太阳,甚至在销售岗上个厕所,一停就是十个小时,都是奢侈;患急性肾炎的时候,她只能强忍着说这不碍事,晚上的饭只是便利店的便当。这样的王曼妮,她的生活一点也不好。
然而,她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最后,她把八年来为之奋斗的一切都给了执念,甚至回家还要以300的价格处理掉三千多的财物。
不是所有的物质世界都是真正快乐的,也不是所有没有笑声的穷人。所有追求金钱的人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挣钱不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挣钱。
有时候,我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奔跑事业,却不知道事业什么时候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全部,误以为生活应该背负沉重的物质压力,从而在艰难和不快乐中越陷越深。
这不是人生的不幸,而是自我执念。
《三十而已》卖葱油饼的大姐和骑着小黄车的外卖小哥,还有在普通幼儿园依然可以健康成长的孩子,都给看这部剧的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思想冲击。
物质的丰富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活得好,物质最大的价值是帮助一个人活得快乐。但当物质成了负担,再好的物质,和活着比起来,也不过是短暂的蓝色烟火。
第二,婚姻不应该是物欲的牺牲品,也不仅仅是一纸证明,而是对爱情的永久承诺和最真诚的告白。
如果说的婚恋观有些唯物主义,那么林的《绿茶》也没什么不好。
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不是谁更高尚,而是王曼妮守住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而林悠悠则完全释放了自己。
自始至终,王曼妮寻找的结婚对象都是“有钱、有趣、帅气”的,于是她把那个在她漂泊的岁月里一直陪伴着她的,但并不十分富有的江晨扔了。
在后来的巡航中,她不顾自己的坚持,扑进了“海王”梁正贤的怀里。然而更可怕的是,她选错了人,却在全身心投入物欲的时候选择了相信爱情。
就像顾佳的那开发者_JAVA百科些灵魂折磨:
如果梁正贤今天不是经济自由的美籍华人,他说他不会结婚,你会同意吗?这个人当初在邮轮的行政舱不是吸引了你吗?为什么现在谈爱情?是真闺蜜之前提醒你,你找他的钱,我觉得没什么损失。现在清楚了,你是被自己困住了,被他牵着鼻子走。对于一个未婚的人来说,你是全身心的投入,敞开心扉。你不怕受伤吗?
王曼妮爱梁正贤吗?
也许,但也许,就像她说的“梁正贤满足了我对伴侣的所有想象”,她不是爱梁正贤,而是一种幻想或者不切实际。王曼妮要找的不是一个真正爱她、爱她的人,而是一个能满足她欲望的有钱人。
就像她自己说的,“我在等一个能站在我面前领我走的男人,而不是一个随时跟着我给我吃给我穿的人。”
然而,爱情不是物质的牺牲品。一段美好的爱情,应该是找一个能陪伴对方的人,而不是只有钱没有伴的人。
虽然林有许多令人作呕的做作行为,但她“绿茶”的原因与并无二致。
长得帅的徐焕山,可以成为一个世外桃源的烟花包工头。在林悠悠眼里,他是有钱人。独自一人
设计好看的烟花,专注于艺术精华的许幻山,在林有有眼中就是有趣,一个有趣且有钱,甚至还长得帅的男人站在一个“实际拜金却一脸爱情”的女人面前,她怎能不心动!王漫妮追求“有钱”且“有趣”的男友有错吗?林有有因为“钱”插足别人的婚姻有错吗?
有,但错不全在她们。
正如王漫妮所说:“每天都看见最有钱的客人,在我们店里挥金如土,那谁能不受影响啊,就那一段,心态严重扭曲。”
当一个没钱的人生活在有钱人的世界,整日围绕在纸醉金迷的生活当中,很难有人说自己对那样的生活不心动。
最大的错误是源自生活的糟心给她们带来的心理扭曲。
而更为可怕的是她们将自身的这种扭曲称之为理所应当或者是真理,不但一生缠绕其中,还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葬送。
爱情不是一段独善其身的宣言,而是患难时的携手共进,婚姻也不是一张固定人生的证书,而是爱情最真诚的告白。
只是王漫妮读懂了这一点将自己送回了老家,以求重新来过,林有有却完全不顾而将自己送入了深渊,万劫不复。
凡是拿爱情作为赚取生活资本的女人,最终的归路不是失去了青春,就是断送了自己。而牵扯物欲的婚姻不是分崩离析,便是孤独终老——这不是臆测,而是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
三、《三十而已》中出现的那些人物有多真实,就有多感触
倍感三十将至的压力不堪重负,但是很多人还是分不清压力的来源来自哪里?
也许三十将至意味着就要娶妻生子,有房有车,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追求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
正如《三十而已》中宋东湖这一人物,他无时无刻不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生活状态,以求得到朋友圈那些娶妻生子且有房有车的人的羡慕,他以年薪百万的身份来吸引那些看重金钱的漂亮女性,以求自己能在所谓的“商业圈”混出一点身份或拥有炫耀的资本,他以自欺欺人的方式照顾着自己的面子,但最终忘了生活最基本的里子,他的出现将所有只看重他人看法而不明白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人,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
如果三十而立能引起很多人的恐慌,那么三十五岁绝对是一个在年龄当中很恐怖的数字,但是这在王自健扮演的张志身上都不算什么,因为张志才是《三十而已》当中最懂得为谁而活的一个人。
正如张志自己所说:“在大城市,人越努力就越不满足,越不满足的人就越难得到幸福……人为自己活着,这样的日子难道不好吗?”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未必全部都沉醉于金钱的世界,但生活物质的压力不得不叫大部分人向金钱看齐,疲于奔命、苦不堪言,甚至力不从心的同时还感觉远远不够。
因为压力,有的人忘却了为自己而活着的初心,甚至连包含自己一生的婚姻都要向房、车、存款看齐,等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乃至古稀之年,回首才发现自己的一生是有多少遗憾。
《三十而已》这部剧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部都市女性奋斗剧,它以顾佳、钟晓芹、王漫妮这三个主要的女性角色为中心,展现生活矛盾的同时,亦将我们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的事实赤裸裸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也许我们会感慨在店中和王漫妮作对的琳达的阴险,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为了物质而拼命的工作,现实就是如此,优胜劣汰的道理谁都懂,但不是谁都能看得明白;也许我们会惊呼“太太圈”就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但我们又会经不住想要深入其中一探究竟,就像顾佳一样;也许我们会骂林有有实为“绿茶”中的经典,但是如果我们知道生活在大都市的无奈,是否我们会同林有有一样,找一条人生的捷径,不惜任何代价呢?
所有的不认同和感触都源自他们每个人物的太过真实,而那些不认同的声音才是对观看这部剧的我们最大的感触。
四、三十不过只是一个年龄,不是一个上限,也非另一个下限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渐渐注重“三十而立”,亦不知从何时起,三十成了一个令人恐慌的数字。不论是身边的朋友,还是周遭的新闻,那些楼盘涨价,物价高升的声音总能在平淡的生活当中引起一阵又一阵的恐慌。
而这阵恐慌,冰冷的钢筋混泥土并不能感知到。
《三十而已》中顾佳曾说道:“你们知道二十岁跟三十岁的区别在哪吗?二十岁的时候,一切都是向前看的,没什么不敢拼的,也没什么不敢放弃的,可到了三十岁呢,大家都开始着急买房子,存金子,生孩子,这些东西都有一个统称叫做后路,这就是很多人错误的观念,好像三十而立的警钟就会在那一天集体爆发一样,一百条退路没有一条是向前的,一旦有了这种观念,你说人生还能好吗?咱们现在才三十岁,人生的半场还没过完呢,你有什么不敢拼的呀?人不担心后路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前路走长。”
我们在二十岁的时候信誓旦旦,豪言壮语,在所不惜,但是当所有的理想随着时间一点点消磨殆尽的时候,三十渐渐就成为了一个可怕的年龄分水岭。
真的是因为“三十”我们才感到恐慌吗?
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活得明白,跟随了主流,才会显得忐忑。
别人要在三十岁的时候成就一番事业,并不意味着我们自己三十的时候,就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别人要在三十岁的时候娶妻生子或将自己完美地嫁给物欲,但我们自己未必能接受那样的婚姻或家庭。
因为别人,我们才会感到恐慌。
当对比的天枰倾斜于别人的时候,嫉妒的心理就像是馋虫一般,令你辗转难测,而此时的你已将忘记了自己应该怎样过好自己的一生,向现实和三十低下了曾经骄傲的头颅。
三十只不过是一个年龄,没有上限,也未曾有过下限。
如果奋斗的成功用年龄来评判的话,那么世界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在高龄的时候,才颇有成就的企业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年事已高,还能影响世界各个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不过才三十而已,我们的人生道路还有很长,不必为了一时的失意而恐慌,亦不必为了一时的一无所有而忐忑,重拾为自己而活,继而为很多人而活的信心,勇敢地迈向未来的人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