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

周鸿祎:以大数据技术对抗大数据平台安全威胁?

1月份,所有通用顶级域的解析都出现了问题(。com/。net/。org等。)在中国大陆,所有相关域名都指向位于美国的一个IP地址(65.49.2.178),导致数千万网友无法在数小时内访问该网站。

今年4月,OpenSSL“heart bleed”的一个主要安全漏洞被暴露,该漏洞允许黑客读取服务器系统的运行内存。有内部人士利用该漏洞在某知名电商网站上进行测试,成功获取多位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并成功登录该网站。

9月,“iCloud艳照门”事件爆发,网上曝光了数百张好莱坞女星的不雅照片。原因是黑客通过攻击苹果的iCloud云存储服务,窃取了用户上传的照片。

2014年,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各个层面的网民都受到威胁。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网络安全事件开始偏向信息数据窃取,这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信息时代,大数据平台承载着来自个人电脑、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汽车等个人、企业和国家层面的巨大数据资源,势必成为黑客组织和各种敌对势力网络攻击的重要目标。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将是所有大数据利用的前提。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我国网络安全的技术水平,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挥作用。

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在今年携程信用卡信息泄露、小米社区用户信息泄露、OpenSSL“心流血”漏洞等事件中,大量用户信息数据被窃取,导致用户网银账户被入侵。这些事件发生在个人用户身上。如果类似事件发生在国家财政、政务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平台系统上,后果不堪设想,给国家网络安全造成的损失将是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时代,中国网络安全面临多重安全威胁。

首先,网络基础设施和基础软硬件系统受制于人。大数据平台依托互联网为政府、企业和广大公众提供服务。然而,从基础设施层面来看,中国互联网已经存在不可控因素。例如,域名解析系统(DNS)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之一,可以使人们轻松访问互联网,而无需记忆复杂的IP地址字符串。今年1月,由于DNS根服务器被攻击,数千万网友在几个小时内无法访问网站。根服务器是全球DNS的基础,然而,有13个根服务器全部在国外,由美国控制。此外,我国大数据平台的基础软硬件系统还没有完全实现自主可控。在能源、金融、电信等重要信息系统的核心软硬件实施中,服务器、数据库等相关产品被国外企业垄断。因此,中国的信息流目前是由外国企业产品计算、传输和存储的。相关设备的“后门”很多,国内数据安全的命脉几乎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2013年棱镜项目的曝光,凸显了软硬件基础设施对中国数据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其次,网站和应用的漏洞和后门层出不穷。近年来,因网站和应用系统漏洞、后门导致的重大安全事件频发,以上三起案件均属于此类。根据中国安全企业网站安全检测服务的统计,中国高达60%的网站存在安全漏洞和后门。可以说,网站和应用系统的脆弱性是大数据平台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然而,我国各种大数据行业应用广泛使用各种第三方数据库和中间件。但此类系统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存在普遍漏洞。更令人担忧的是,各种websi的漏洞修复情况

第三,除了系统问题,网络攻击手段更丰富。其中,终端恶意软件和恶意代码是黑客或敌对势力攻击大数据平台、窃取数据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是从终端发起的。终端渗透攻击也成为国与国之间网络战的主要方式。比如,众所周知的攻击伊朗核设施的“Stuxnet病毒”,就是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入侵特定终端,潜入伊朗核电站内部局域网,破坏伊朗核设施。此外,针对大数据平台的AdvancedPersistent Threat (APT)攻击非常常见,是一种可以绕过各种传统安全检测和防护措施,伺机窃取网络信息系统核心信息和各类信息的攻击手段。例如,针对谷歌等30多家高科技公司的极光攻击就属于这一类。APT攻击结合了社会工程、挂马、0day漏洞、深度渗透、长期潜伏、隐蔽性等特点。这是极具破坏性的。它是未来网络战的主要手段,也是对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危害最大的攻击手段。近年来,具有国家和组织背景的APT攻击日益增多。毫无疑问,大数据平台也将成为APT攻击的主要目标。

利用大数据技术应对大数据平台安全威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针对大数据平台重要目标的网络攻击背后的先进、复杂、隐蔽、持久的技术手段和支撑力量,已经超过了传统网络安全技术的应对能力。全球网络安全行业正在研究和探讨应对这一先进威胁的新技术体系,大数据技术已成为一个重要方面。以360公司为代表的国内网络安全公司,已经在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各种网络安全服务,这将为提升大数据平台安全性、增强国家网络安全空间安全防御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利用大数据技术应对DNS安全威胁,积极推进基础软硬件自主管控。以DNS为例,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我国首先要积极争取域名服务器的运营管理权,构建完整的安全体系。包括360公司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安全公司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进下一代域名服务安全。此外,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高性能、抗攻击的安全DNS系统。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DNS应急容灾系统,缓存全局DNS系统的各级数据。同时,它也能受益

用DNS解析的大数据来分析网络攻击。

尽管在国家推动和产业参与下,我国在自主可控的基础软硬件产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复旦大学成功研发出半浮栅晶体管的新型基础微电子器、2011年我国成功自主研发8核CPU龙芯3B流片。但由于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在大数据时代,以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的国有化和自主知识产权化,仍然需要政府的推动、企业的投入和科研院校的参与,更有必要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研发数据的共享。

利用大数据技术防护网站攻击,定位攻击来源。一方面,开发并优化网站卫士服务。我国安全公司已针对网站漏洞、后门等威胁推出了相应的网站安全卫士服务,能够利用大数据平台资源,帮助网站实现针对各类应用层入侵、DDoS/CC流量型攻击、DNS攻击的安全防护,同时向网站提供加速、缓存、数据分析等功能。同时通过对海量日志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挖掘发现大量新的网站攻击特征、网站漏洞等。另一方面,通过对日志大数据进行分析,还能进一步帮助我们溯源定位网站攻击的来源、获取黑客信息,为公安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利用大数据技术防范终端恶意软件和特种木马、检测和防御APT攻击。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的云安全系统,可以为防范终端特种木马攻击起到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安全公司已经在为安全部、国家保密局等有关部门提供支持,利用其云安全系统的大数据资开发者_开发技巧源,帮助有关部门分析定位终端特种木马的分布、感染的目标终端,以及分析同源的特种木马,为有关部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为了对抗APT攻击,我们可以采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APT攻击检测和防御产品。此类产品可以在大时间窗口下对企业内部网络进行全流量镜像侦听,对所有网络访问请求实现大数据存储,并对企业内部网络访问行为进行建模、关联分析及可视化,自动发现异常的网络访问请求行为,溯源并定位APT攻击过程。

另外,我国还应建立国家级的APT防护联动平台。当前,针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重点行业的信息系统,各种有组织、系统性的APT攻击正日益加剧,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但与此同时,我国重要信息系统具有相互隔离、孤立的特点,针对APT攻击难以形成关联协同、综合防御的效应,容易被各个击破。因此,在各个重要信息系统单位部署APT攻击检测产品的基础上,非常有必要建立国家级的APT防护联动平台,汇聚不同政府部门、重要信息系统中部署的APT防护产品所检测的安全事件及攻击行为数据,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从而形成国家级针对APT攻击的全面侦测、防护能力。

大数据平台时代网络安全的建议

鉴于大数据资源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战略价值,除在基础软硬件设施建设、网络攻击监测、防护等方面努力之外,针对国内大数据服务及大数据应用方面还有如下建议。

对重要大数据应用或服务进行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对于涉及国计民生、政府执政的重要大数据应用或服务,应纳入国家网络安全审查的范畴,尽快制定明确的安全评估规范,确保这些大数据平台具备严格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被黑客、敌对势力入侵并窃取数据。

合理约束敏感和重要部门对社交网络工具的使用。政府部门、央企及重要信息系统单位,应避免、限制使用社交网络工具作为日常办公的通信工具,并做到办公用移动终端和个人移动终端的隔离,以防止国家重要和机密信息的泄露。

敏感和重要部门应谨慎使用第三方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服务是大数据的主要载体,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将电子政务、企业业务系统建立在第三方云计算平台上。但由于安全意识不够、安全专业技术力量缺乏、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第三方云计算平台自身的安全性往往无法保证。因此,政府、央企及重要信息系统单位,应谨慎使用第三方云服务,避免使用公共云服务。同时国家应尽快出台云服务安全评估检测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严格监管、限制境外机构实施数据的跨境流动。对于境外机构在国内提供涉及大数据的应用或服务,应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网络安全审核,确保其数据存储于境内的服务器,严格限制数据的跨境流动。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