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应用号)价值是什么??
jiaqing1984 开发者_高级运维 2022-05-29 15:05 微信的想法:手机开机 —> 微信 —> (社交+购物+吃饭+金融...) —> 手机关机 —> 循环以上步骤别的公司的想法: 微信 —> 小程序 —> 获得粉丝 —> 完整版请下载APP但凡智商正常的公司决策人,会被微信捏着蛋么?
jiange8384 2022-05-29 15:06 我从技术角度聊聊小程序.先来个开发界面截图.工程项目,编辑开发,运行调试,打包部署...开发模式一条龙,完整的IDE.再看看使用的语言,技术规范...虽然借鉴了react,vue等前端理念,但事实上他是一套完全封闭的技术体系,这套体系只能用于开发小程序.啊!!!场景何其熟悉...android开发借鉴了java的技术理念和规范,但却是完全独立封闭的技术体系,只能用于开发安卓OS下的app...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微信已经是个OS.有自己的开发模式,有自己的开发语言,有自己的API.比起安卓更可怕的是,微信是个云端OS.所有的开发,部署,接口,数据流转都是基于微信这么个超级云服务上.======================下完定义的分割线=====================Q : 小程序真的是用H5开发吗?A : 答案显然是NO.小程序用的是一套全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架构,它是微信自有的,它借鉴了许多前端开发的技术理念,例如他用react实现"组件",例如用vue实现标签式逻辑与数据绑定,甚至用CMD的require作为面向对象的js引入.你可以说它用javascript语言和标签语言和css语言来写程序,你可以说它90%跟web前端开发一样,你也可以说任何一个有经验的web前端只需要花费十分钟时间就能快速上手小程序开发,但他依然不是标准化的H5+css3+javascript,也就是说小程序其实和w3c规范的那个html5+css3没半毛钱关系.我这么说,论据有以下几个:小程序中没法使用dom,而且页面也不是基于window,document这些内置对象来做编程.这意味着现有前端领域的绝大部分第三方框架如Jquery,Zepto都是不能用的,就更不用提其他UI类的框架了(例如各种滚屏框架,chart图表框架,富文本框架等).另外,小程序的javascript上下文中自带了wx对象,也就是原来公众号开发中js-sdk的主对象.小程序的标签不是html,它是借鉴react理念定义出来的一整套新的标签库,它只能运行在微信的浏览器下.这意味着我们以往在服务号,企业号或者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前端项目代码,无法直接移植到小程序.参考以上代码,小程序的页面以page为主体对应html的body,以view标签对应html的div做区域布局,以各种form,input,silder等标签对应html中各种组件标签.理念很相似,但细节相差巨大.html+css+js 和 wxml+wxss+js .如上图,官方demo中一个标准页面对应的代码是这些.微信小程序定义了自己的一套模型,理念上学习了主流前端开发中数据/样式/控制分离,并且省去了各类繁琐的关联配置,而是从规范上规定了每个"页面"需要有同名的三个文件,各司其职.目前从观察上发现,.js文件采用的依然是标准的javascript语法,wxss中采用了标准的css语法(我相信只是部分使用,因为css本身也是基于dom的选择器语言),而wxml与html的区别则比较大.小程序的页面是基于本地的,无需通过服务端请求.任何页面跳转都可以不通过服务端交互.这无疑比起服务号/企业号等基于h5的模式拥有更佳的用户体验,或许接近原生app的体验.如上图,我在demo中点击页面跳转时network栏中都显示没有任何http交互.Q : 原有做服务号/企业号开发的工程师如何切换到小程序开发?A : 前面说过由于小程序采用完全独有技术架构而非h5,所以原有的服务号/企业号应用是无法直接迁移到小程序的.小程序的开发也不是采用h5+css3+javascript的模式.不过从技术理念和开发模式上看,有经验的前端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切换到小程序开发.下面简单列一下一个前端开发工程师开发一个小程序的顺序:创建一个模块(页面).前端开发是以"页面"为单位,我身边的工程师在谈论自己工作量很重的时候喜欢说"我周末又得加班了,我还有X个页面没做...".同样的,小程序也是以"页"作为工作计量单位的.创建模块(test)即会创建出三个文件test.js,test.wxml,test.wxss.切图,还是得切图.UI给出的设计图,以前怎么切还是得怎么切,切完把html拷到wxml文件中,把css拷贝到wxss文件中,image也按照示例工程的规范放到对应位置.然后就是暂时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更高效处理的步骤,就是把html的div,form,input,select等等的标签替换成view,text,image等等的自有组件.把css修改成以class为主体的wxss.让小程序跑起来.js文件写入简单开发者_StackOverflow社区的初始化逻辑,直接用微信开发工具让小程序跑起来.OK,接下来就是根据设计图的细节,逐步调整小程序"页面"的美术效果了.绑入事件,加入交互控制的逻辑.和web前端开发一样,小程序的交互控制也是事件驱动的,也是绑定各种按钮的onclick事件(小程序里面用bindtap),然后,在test.js里面处理各种交互逻辑.绑入数据.数据哪来呢?也许是页面初始化的时候通过request(ajax)从服务端请求而来.目前官方的demo中只说了数据请求采用内置的request,但没有具体的交互示例.不过不用猜也知道应该是通过http+json的模式来走.相当于小程序内置封装了ajax交互的接口.请求回来的数据,通过标签式的逻辑和模板数据的方式填入页面,这个其实是借鉴了vue的理念,如下图.获取数据后,小程序通过对组件setData的方式将数据装入组件中.这是小程序开发和web前端开发最大的不同,小程序是基于组件的,web前端是基于dom的.最后列举一些小程序开发借鉴h5但可以发挥出比h5更强功力的功能. 1) 本地存储localStorage.这是h5的特色功能,但即将会在小程序身上发光发热.由于小程序的页面都是本地化存储,这意味着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也可以使用.那么结合本地存储,小程序可以满足暂时断网或网络情况较差的场景需求.这是做服务号开发所无法实现的. 2) 图形化canvas.小程序运行在微信上,微信不仅是一个web浏览器,它有能力向图像化功能提供更好的效果和更优的性能. 3) 服务端主动推送websocket.官方的demo中对于websocket功能的展望是说可以实现实时IM对话.呵呵.不难理解.展望吧. 4) 比服务号jssdk更丰富的原生能力.地理位置,重力感应,陀螺仪,本地文件...太多可以期待的能力了.(未完,待补...今天花太多时间写东西了,得赶紧去干活...)===================广告的分割线===================关注我的公众号,请搜索 : 全栈生姜头
http://weixin.qq.com/r/3TkOFovEXdYirc9192zP (二维码自动识别)
公众号原文:微信小程序来了!!!程序猿们你们路在何方? [前端篇]firefox163 2022-05-29 15:06 作者:郭超市链接:如何评价 9 月 21 日开始内测的「微信小程序」? - 郭超市的回答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我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观点。微信小程序的价值在于解决“互联网的最后一公里”1.原生APP和用户都不缺微信这个“应用宝”首先是用户。
“一些放在桌面累赘,又不能没有的APP终于有归宿了”,这是对于微信小程序给用户带来的价值的主要论调。这些APP大都是我们低频使用的APP,例如:查好友、12306、计算器等工具。不可否认,微信确实有这样的先天条件来做这件事情,我们也确实可能会将一些这样的APP放在微信的小程序列表里。
但是,这与我们将APP放在手机桌面上相比,有什么不同么?只能说微信成为了我们的一个应用收藏夹,但最终我们的使用体验和之前没有太大的差别。从短期来看,确实切中了我们“觉得APP太重”的痛点,但长期来看,并没有为我们带来太多的好处。
因此,我不认为这是微信带来的最重要的价值。
其次是企业。
要点1:相比于Native APP,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成本降低,但也有限。
开发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不同平台的不兼容性,企业不必再为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开发不同的软件,节约大量时间和人力。第二是使用更加简单的JS语言,比JAVE等语言更加简单。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产生过和我一样的误解——像微信公众号一样,一个没有编程经验和能力的人只要通过简单的申请和操作就可以做出来属于自己的像一个APP一样的东西。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因此微信小程序基本没有降低创造APP的门槛(依旧需要高薪聘请程序人才),只能说缩短了一个APP上架的时间。
要点2:对于原生APP来说,微信小程序与应用宝、appstore没有本质的不同,甚至某些方面更差
如果大量的原生APP涌入微信小程序,那么这些APP面临的环境与应用宝是一样的,一样的需要竞争,争抢用户流量,渴望传播。
甚至,相比于用户的手机桌面,微信小程序是一个入口要深两级甚至更多的地方,传播难度更大。
所以,现在原生APP面临的问题是,入驻微信小程序不会带来什么好处,但不入驻就面临着竞争者把流量抢走的风险。
2.真正的价值在“互联网的最后一公里”
生活中互联网似乎已经无处不在,但似乎还有些地方没有触及。
(1).小型商户、机构企业,做不起APP,也没必要做一个APP。
比如很多微信公众号对于粉丝的服务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没办法很好的实现,比如粉丝管理、内容管理、支付消息等等;比如高中初中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管理,有一个APP或许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比如某个咖啡店或者地区商超对于用户的积分管理等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比如某个地区的电视台或者电台?
每一个APP的属性都是可以借助互联网跨越地区获取用户并且提供服务,而很多事情局限在某个地区,他们要向用户提供服务,就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了。
(2).大型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联系目前处于中断状态。
比如奔驰汽车公司,用户在购买以后和汽车公司之间的联系大都通过4s店。如果为了售后服务等开发一个APP显得多余,成本高,而且还得考虑用户是否会下载。而有了微信小程序,奔驰汽车可以直接和所有的用户联系起来,在线上提供更好的服务,用户只需要像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一样关注它。
我们再来看这些微信小程序的共同点:
1.基于原有的服务或产品
2.可以“很沉默”
用户一定是使用过某个机构原来的产品之后才会关注这个机构的小程序以获得更好的服务,而小程序又不像公众号那样具有“内容传播”的天然属性,因此企业没有借用小程序来进行传播推广的需求(在微信上已被微信公众号满足)。
它只需要静静的在那里,等着用户来用就好了。引自张小龙公开演讲百度没做成,UC没做成,是因为他们都没有微信这样牛逼的条件——几乎全中国的主要人群都有,平均打开次数和使用时长不可超越。
深入了解,请看全文。昨天凌晨微信发布“小程序”内测,整个互联网行业都炸开了锅,各大互联网媒体资讯平台全都在报道微信小程序的相关资讯和观点,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在一天之内发布了6篇相关的文章。
产品小辈,不敢一开始就乱说自己的观点。先是看了今年1月份张小龙大神首次提出“应用号”概念的公开演讲,又观摩了几乎每一篇关于小程序文章和知乎讨论,收获十足之余,也生出了一些解不开的疑问。
微信的价值观一向是克制保守,生怕损伤用户体验。微信小程序如果真的会是基于微信的一个“appstroe”,符合微信一直以来的价值观和原则么?微信会怎么应对?
新增微信小程序这个功能和原有的appstore相比,对于用户以及企业到底带来了怎样的不同?是好的不同么?风险在哪里?
微信小程序为什么不叫原来的名称“应用号”了?两个名字是否代表了微信不同的态度?
基于张小龙所描述的微信价值观,再来理解和分析微信小程序这个所谓“划时代”的功能,我有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以下文章语言表达比较啰嗦,希望你有点耐心。
1)首先,回顾一下张小龙在今年1月份的演讲上强调的四点微信价值观。1/微信所处的环境
在介绍微信的四个价值观之前,张小龙先讲了一件事情。
当时微信举办了一场公开课,给参加的人发了一张邀请图片,配文是“我的第一个微信好友”/“我发的第一个红包”(大致是这样,小龙大神当场没有讲的很清楚)开发者_运维百科,然后一些同学就把这个图片分享到了朋友圈。这个图片引起了疯狂的转发,导致公开课的链接几乎崩溃。然后就有人开始造谣,说微信会利用银行卡把支付宝的钱偷过来(莫名其妙的逻辑),导致了百万级别的用户进行银行卡解绑。然后导致银行卡解绑的服务器崩溃,更多的人相信谣言,微信团队的辟谣文章却没有多少人转发。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微信的用户是几亿级别的,蝴蝶效应在微信上不是一个理论,是每天发生的事实。因此微信团队对于任何功能和事件的态度都是慎之又慎,万一又一点小小的差错都会被无限的放大。导致用户体验的损伤和离开。
很多人在拿“生态”这个听起来很高端的词汇描述微信,听起来很高大上。
但微信团队深知的是,无论这个生态如何丰富如何具有商业价值,维系这个庞大生态的基础事庞大的用户群体。因此,微信做任何事的前提都是“钱可以慢慢赚,但无论如何不能伤害用户体验”。
这造就了微信坚定不移且贯彻到底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
2/价值观Ⅰ:一切以用户为依归
不能为用户提供价值的事情,微信不做。——张小龙
平均每个微信用户,每天都要打开30到30次的朋友圈。微信占据了这个巨大的流量入口,但在张小龙的口中,流量变现是最低级的盈利方式,他对这个蕴含着巨大价值的流量与一般的理解完全不同,使用起来慎之又慎。
微信朋友圈定制化,频率很低,形式融入在朋友圈内容中。张小龙希望的是,每个用户看到的朋友圈广告,都是对这个用户有价值的,把用户体验的伤害降到最低。
微信公众号每天限定只能发送一次内容,他希望所有公众号充分利用这一次机会,把有价值的东西呈现给用户。微信是鼓励用户退订公众号的,甚至在考虑提供一个为用户统计低频使用的公众号并能“一键退订”的功能。禁止公众号的诱导性关注和转发,因为诱导性转发对于用户来说大多是没有价值的信息。你一个人可能从这次转发中获利了,但是其他用户在朋友圈的体验却受到了伤害。
3/价值观Ⅱ:让创造体现价值
刚刚提到微信生态,现在再理解一遍。
微信的生态可以分成微信用户/微信/第三方。用户享受服务并付费,是支撑整个生态的基础;第三方提供服务或产品,获取利润;微信创造机会并制定规则, 维系用户和第三方的关系,从中获取“佣金”。
因为用户是付费者,因此微信所做的工作更多的就是对于第三方的限制,防止第三方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伤害用户从而毁灭整个生态系统。而在对第三方的要求上,微信的原则就是“让创造体现价值”。
自己做了个图,这样关系就清晰了吧?
张小龙大大提到一些例子,这里说一下。
很多人和企业把公众号当作了一个“媒体资讯”平台,但微信的初衷不是这样的,微信的初衷是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而不是消磨用户的时间。
但没有用,很多的企业把微信公众号当成了一个宣传平台,提供的内容大都没有意义,对自己不好,对用户也有伤害。后来推出服务号的初衷也是希望企业可以使用服务号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但是企业也仅仅是为了利用每周一次的能到达用户消息列表的那个机会。
服务号没为用户或企业带来太多的价值,这也是微信有一个新的想法的原因。
4/价值观Ⅲ:好的用户用完即走,少即是多
张小龙嫌用户在微信上停留的时间太多了。
很多人把这句话当成一个具有炫耀性质的笑谈,但张小龙是真的觉得用户在微信上面停留的时间太多了。
张小龙希望用户在微信上停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有价值的。比如微信上完全可以增加一个类似于PC端百度下方那样的热门资讯,相信能提升不少的用户停留时间。但这实际上是在浪费用户的时间,对用户没有价值。
而且微信从一开始就在尝试控制好友数量,到现在也没有增加QQ或者手机通讯录导入好友的功能。包括刚刚提到的对微信公众平台的限制,都是不希望用户在微信上停留的太久。
对于社交类产品,张小龙有一句话叫做“有趣关注,广泛参与,持续使用”。前两点好理解,通过爆点引起关注,提供大家广泛参与的功能建立起关系链保持粘性。持续使用,就是保证用户在使用时都获得了价值,而不是在浪费时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大致也是这个道理。
用完即走,不是说说而已。
4/价值观Ⅳ:让商业存在于无形之中。
不用说了吧?这是微信对于微信生态中第三方的处理原则,商业处于无形。
5/关于“应用号”
张小龙大大在说应用号时说了这样四句话。
1.关于给谁做:很多服务和功能用户需要的频次很低,还会在手机上有推送,其实没必要。
2.关于给谁做:开发一个APP的成本很高,很多小的商户或者企业承担不起,也没必要。
3.关于做成什么样子:应用会静静的呆在那里,你需要的时候就去用。
4.关于放在哪:公众号之中也可以插入服务之类的,但是体验不好,用户也不好找。
具体就不解析了,大家自行理解。
2)然后,我们来重新审视“微信小程序”以下所有的结论基于两个基本前提。
(1).微信的价值观是对的,并且一年前和今天没有变化
(2).我对于微信价值观的理解和小程序的分析是客观合理的
先说一下我们这部分要解决的问题。
用户:微信小程序在为用户提供什么价值?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分别是什么?与传统桌面APP有什么不同?
微信:基于微信的价值观,微信会对这个小程序的定位是怎样的?会有怎样的限制?
第三方:在微信的限制下,哪些第三方适合接入微信?在传统的APP和微信小程序的选择上?第三方会如何抉择?
1/用户:微信小程序为用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要点1:把一些低频的APP从桌面移到微信里,对用户来说是价值么?
“一些放在桌面累赘,又不能没有的APP终于有归宿了”,这是对于微信小程序给用户带来的价值的主要论调。这些APP大都是我们低频使用的APP,例如:查好友、12306、计算器等工具。不可否认,微信确实有这样的先天条件来做这件事情,我们也确实可能会将一些这样的APP放在微信的小程序列表里。
但是,这与我们将APP放在手机桌面上相比,有什么不同么?只能说微信成为了我们的一个应用收藏夹,但最终我们的使用体验和之前没有太大的差别。从短期来看,确实切中了我们“觉得APP太重”的痛点,但长期来看,并没有为我们带来太多的好处。
因此,我不认为这是微信带来的最重要的价值。
要点2:解决互联网的“最后一公里”或许才是微信带来的价值。
生活中互联网似乎已经无处不在,但似乎还有些地方没有触及。
(1)小型商户、机构企业,做不起APP,也没必要做一个APP。
比如很多微信公众号对于粉丝的服务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没办法很好的实现,比如粉丝管理、内容管理、支付消息等等;比如高中初中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管理,有一个APP或许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比如某个咖啡店或者地区商超对于用户的积分管理等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比如某个地区的电视台或者电台?
每一个APP的属性都是可以借助互联网跨越地区获取用户并且提供服务,而很多事情局限在某个地区,他们要向用户提供服务,就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了。
(2).大型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联系目前处于中断状态。
比如奔驰汽车公司,用户在购买以后和汽车公司之间的联系大都通过4s店。如果为了售后服务等开发一个APP显得多余,成本高,而且还得考虑用户是否会下载。而有了微信小程序,奔驰汽车可以直接和所有的用户联系起来,在线上提供更好的服务,用户只需要像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一样关注它。
我们再来看这些微信小程序的共同点:
1.基于原有的服务或产品
2.可以“很沉默”
用户一定是使用过某个机构原来的产品之后才会关注这个机构的小程序以获得更好的服务,而小程序又不像公众号那样具有“内容传播”的天然属性,因此企业没有借用小程序来进行传播推广的需求(在微信上已被微信公众号满足)。
它只需要静静的在那里,等着用户来用就好了。(引自张小龙公开演讲)2/企业:微信小程序对于企业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要点1:相比于Native APP,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成本降低,但也有限。
开发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不同平台的不兼容性,企业不必再为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开发不同的软件,节约大量时间和人力。第二是使用更加简单的JS语言,比JAVE等语言更加简单。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产生过和我一样的误解——像微信公众号一样,一个没有编程经验和能力的人只要通过简单的申请和操作就可以做出来属于自己的像一个APP一样的东西。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因此微信小程序基本没有降低创造APP的门槛(依旧需要高薪聘请程序人才),只能说缩短了一个APP上架的时间。
要点2:对于原生APP来说,微信小程序与应用宝、appstore没有本质的不同,甚至某些方面更差
如果大量的原生APP涌入微信小程序,那么这些APP面临的环境与应用宝是一样的,一样的需要竞争,争抢用户流量,渴望传播。
甚至,相比于用户的手机桌面,微信小程序是一个入口要深两级甚至更多的地方,传播难度更大。
所以,现在原生APP面临的问题是,入驻微信小程序不会带来什么好处,但不入驻就面临着竞争者把流量抢走的风险。
那微信对于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呢?
3/微信:如何安排小程序未来的命运?
要点1:攻克“互联网最后一公里”将是微信集中经历做的事,微信小程序可能逐渐模块化、傻瓜化
上文提到的“最后一公里”应用是微信目前相对确定“无害”、“有价值”的事情。不知道微信邀请内测的名单是怎样,我觉得比较“安静”的工具类应用、低频刚需应用可能会占据相当比例(打脸就很尴尬了)。
而且,现在的小程序依然开发成本较高,以后可能会针对“最后一公里”应用的普遍需求开发内容编辑、消息回复、账单管理等功能,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小APP提升自己的管理效率。
要点2:大胆尝试,小心管制。
微信小程序推出后,各种原生APP不得不考虑开发小程序版,用户不得不在未来接受这个功能,微信也不得不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
哪些APP适合在APP中生存?用户对此会是什么反应?
这是未来微信即将面临的未知数,也是必须让大量APP和大量用户尝试使用去验证的东西。对于微信来说,面临着用户体验损伤从而流失的风险,对于APP来说也面临着高潮(高潮是一定的)之后又被微信重重管制甚至下架的风险。
就微信目前的状态来看,应用只能通过搜一搜和扫一扫被用户关注,应该会与微信公众号的获取机制保持同步,不会有类似于应用宝的排行和推荐体制。
3)结语这就是我理解的微信小程序所带来的新生态。
在这场新的变动中,如果微信保持一如既往的理智,那么入驻的小程序们将处于绝对的劣势。
一大批微信借助新潮流将获取大量的用户然后死掉,甚至说不定会有一大批小程序被微信强制下架。
牺牲之后,带来的是通讯社交+内容资讯+生活服务的一个全新生态。
之前微信小程序叫做“应用号”,现在改名叫“小程序”。有消息说是苹果不通过“应用号”的审核,我不知真假。但我更愿意相信的是微信主动改名为“小程序”的,符合微信一如既往的调性和价值观。
重视基于社交和通讯建立起的用户群体,以用户的体验和价值为第一标准,坚持将商业置于无形之中,相信钱要慢慢赚,相信谷歌“不作恶”的价值观。
应用号,不就成了卖流量的了么?
这可是小龙男神公开说过最不得已的低级的赚钱方法。
我已经很努力的在尝试了还是改不了啰嗦的毛病,也改不了这种“武断”“傲慢”的表达风格。
希望大家体谅,我其实非常谦逊,甚至有些自卑,迫切的渴求各种真诚理智的建议和批评。
欢迎加我微信:chaosgsc
158****8333 2022-05-29 15:09
早上被微信应用号(官方称为微信小程序)的消息给刷屏了,似乎一个颠覆性的时刻又要来临。做为这个世界一部分,有着丰富的被改变经验,对这一切已经产生免疫了。在所有人都对微信应用号看多的时候,持着一些看空的观点,不吐不快。
在微信应用号之前,其实之前腾讯做过一款应用平台性质的东西,叫Qplus,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想当时Qplus怀着一颗并不比今天微信平台更小的野心,但时至今日,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这个东西。当然,相比较Qplus,微信应用号依然有着不少进步的地方。如,无需手动安装程序,所有功能全靠H5实现,对用户端的操作和要求更轻;同时,微信的体验比QQ更好,应用号的体验当然也会比Qplus更好。
在这么多种种利好的基础上,大家当然有看多的基础,微信是一个成功的平台吗?当然是。但微信应用号也会如大家期望的那样,成为取代APP的未来应用生态吗?纵然微信有着开发门槛更低,获客成本更低优势,但是觉得可能性很小,会重蹈Qplus之路。理由如几下点:
1、 从竞争的角度讲,苹果会不会让载有微信应用号(叫微信小程序而不是微信应用号大概也是规避苹果的开发者_运维技巧注意力)这个APP生态平台的上线我觉得是一个问号,这个是一个和APPstore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功能。且在微信应用号上发布的应用功能受微信审核不受APPstore审核,这种越级行为苹果真的能容忍吗?我看不能吧。且不说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挑战苹果的监管,而且微信应用号这个生态是为挑战苹果APPstore生态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都忘了当初阿里云发布时谷歌的反应了吗?你想在我的平台玩你得守规矩,不然只能让你胎死腹中了。
2、 从商家和公司的角度讲,开发微信应用号纵然可以在短期内降低获客成本和开发成本,但是将公司的未来放在一家渠道商手里而不是自己手里真的明智吗?要知道微信有着经常系统抖动的历史,对于这样一家裁判经常下场帮运动员踢球的裁判,做为商家你真的敢在这个平台玩吗?
3、 从用户的角度讲,微信应用号带来了什么?更好的体验还是更便捷?我可以一边玩手机APP一边聊微信,那我可以一边玩微信应用号一边聊微信吗?好像我想边看文章边聊微信的痛点都没有解决掉。我打开一个APP手指滑动一下就可以了,那我打开微信应用号里的应用需要几个步骤,打开微信->找到应用号所在位置->找到具体的应用号,最少也要三个步骤,所以微信应用号在便捷性这个角度讲不会比打开管理一个APP更便捷。
4、 从生态的角度讲,即便让微信应用号发展起来了,最大的结果是什么?结果不过是另外一个APPstore,并没有颠覆谁,重复造轮子而已。H5相比较APP的优势不过将运行的环境要求更多从用户端移动到了服务端,对于用户而言,并没有带来体验上质的提升。同样,微信应用号的获客成本低原因在于微信应用号目前是一个空白领域,数量少的关系导致的获客成本低,数量多了获客成本必然升高。你要知道,windows 应用商店现在获客成本也不高,但是靠这种起点低带来的短暂优势去挑战一个成熟的平台,成功的可能性能有多大?
当然,并不是说微信应用号就没有优势。做为一个有巨大流量的渠道,即便被分流了很多,带来的流量依然会比创业公司的流量大很多。但是就跟微信引入广告一样,第一次进入微信做广告的宝马被大家刷屏记住了,但是后面微信的广告被用户点击浏览的效果会越来越差。因此微信应用号从短期来说,是一个中小型创业公司抢占流量的机会,但是长期来说,微信应用号是一个业务成熟公司警惕、弃用且被用户遗忘的角落,前提是苹果不封杀这个。
快乐人L 2022-05-29 15:11
关于微信小程序。从安卓机器的生态环境角度来看,未来可期:
原因
1现在国内的安卓上面各种app毫无顾忌的拿各种隐私(比如通讯录,短信权限,地理位置,麦克风,摄像头,照片),有时候一个搞天气的都需要读通讯录和短信,受不了。
2大量毫无顾忌的强占后台资源(死不退出内存,随时后台复活),最后导致机器卡的要死
3更别说有的不良APP自动或被动的背后乱搞流量或其他灰色动作等。
讲的严重一点,国内安卓APP市场有点失控。给用户带来的最大的压力感受的就是卡,其次是安全隐忧,反正不管多好多高端的安卓手机,安装多了APP,最后都是卡的很。(反面也促进了360腾讯管家这种程序的活的很滋润)
等小程序来了,如果用户使用体验上(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一切的前开发者_运维知识库提)能够和原生app在ios上那种使用体验无差。那么将会有大量的安卓机用户为了机器流畅性,把相当一部分中低频的app拿掉然后换位使用小程序。
至于小程序在微信的位置路径等等,我觉得都不是问题。大不了微信将来允许小程序弄一个快捷图标丢到手机桌面上来,然后你一点就打开微信中对应小程序即可,体验还更好。
关键的关键还是小程序里面的使用体验能否做到类似在iOS上的同款APP的使用体验?
能,未来可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