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

中国第一幅国画是谁画的呢??

雨里的心 2022-06-11 21:36

开发者_运维百科

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画的历史和中国画的艺术规律,其次还要有较深的艺术修养。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发展历程映射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国画受中国哲学、美学观点的影响,不要求像照相那样非常逼真,而是借景借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半是物,一半是我。”通过画面传给人一种深沉、一种苍茫、一种宁静、一种生机……一种无言的会意。西方绘画是大自然的再现,而中国画却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再创作,是一种融入了自我的再创作。

除了这种深层次的欣赏之外,还有画面的欣赏。一般的衡量标准,一是笔墨雄健、精湛,不造作,不含混,脉络清楚气势旺盛,大胆下笔,细心收拾。二讲立异标新,有激情,有生气,能够第一眼就抓住人心,使人看过后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三是布局要奇,从全局着眼,细处着手,虚实相间,繁简相宜,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四是造型要美,要有神韵,有灵气,比描写对象更高更美。切忌形似华美,内容空洞。最后,画中所配的诗文、书法、印章皆应与画面协调统一,浑然一体。

因此,欣赏中国画时有许多地方要靠领悟,其中的博大精深之处还需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到。

中国画从表现对象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等。

中国画的颜料以墨为主,以矿石颜料设色为辅,用各式毛笔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绘画。“笔精墨妙”是国画技法的基本内容。


qkoufu5522 2022-06-11 21:45

开发者_Go百科 没有一张可以称得上最著名,实在评不出来

画不是书法,书法完全是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可以评好坏。而画是看取材的,画人物和画花草树木有可比性吗?《清明上河图》只不过是它这种类型的画中最著名的,这种类型就是一幅画里有几百座房子、成百上千个人,每个人都只有一丁点儿大,不需要画得很详细


yanzejun-1985 2022-06-11 21:45

《韩熙载夜宴图》 简介

顾闳中,江南人,五代时期南唐画院待诏。他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在技巧和风格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五代人物画的风貌。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分裂的年代,而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意境的追求和对情趣的探索,使山水画与花鸟画得到新的发展,预示着绘画将由叙事状物转向抒情达意的更高层面。五代人物画也更为精进,融汇了秦汉的纯朴豪放,魏晋的隽永含蓄,逐渐将大唐的恢宏绚丽淡化疏朗简雅的风尚。然而人物画并未能摆脱“宣教化、助人伦”的世俗功能,要求生动地再现现实的事件和人物,在客观上直接促进了写实技巧的发展。从古代人物画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些历史事件,还可以通过那些或禾农丽丰腴、或柔淑温婉的生动形象了解那个时代的面貌和人们的精神境界。

据《宣和画谱》记载,《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的宅第窥视其夜宴的情景而作的。画中的主要人物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出身北方豪族,避难来到南唐,李后主欲命其为宰相,而韩熙载见国事日非,不愿担当此任,遂终日纵情声色,与宾客作长夜之饮,画中的其他人物也大多真有其人,如状元郎粲、和尚德明等,都是韩常的常客。画卷里,韩熙载虽放浪形骸,但始终双眉紧锁,难掩忧心忡忡。桌案都比较低矮,正是由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过渡时期,琵琶箫鼓、秀墩床榻,室内的陈设器物无不体现了时代的特点。现实主义的题材要求画家深入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细节,目识心记,悉心体会,然后艺术地再现,把自然形态上升为艺术形态。

《夜宴图》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以屏风为间隔,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通过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叙事诗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画家在构图上作了精心安排,每段一个情节、一个地点、一个人物组合,每段相对独立,而又统一在一个严密的整体布局当中,繁简相约,虚实相生,富有节奏感,图中三个屏风绝不雷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了画家巧妙的构思。人物的趋向动势变化丰富,疏密向背有致,神态动静相宜,全图之势蓄于画卷之内,紧密而富有张力。第三段开发者_JAVA百科景物中安置了一枝烛台,红烛高照,点明了《夜宴图》特定的时间,而并不精心描绘夜色,这种中国传统式的意象表现手法与方式共同构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深入,以形写神,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五代人物画中肖像画的技巧前所未有地发展,顾闳中就是一位著名的肖像画家。古代称肖像画为“写真”,“真”就是指对象内在的精神本质,即“神”,具备了高超的写真技巧,对创作人物画来说自然是得心应手。通过对不同对象的形体姿态、目光手势的相应描绘,画中人物有的弹奏舞蹈,有的按拍欣赏,情态生动。而对主人公刻意描绘,曲尽神形。韩熙载形体高大轩昂,长髯,戴高巾,从倚栏倾听,到挥锤击鼓,直到曲终人散,各个不同的场合始终眉峰双锁,若有所思,沉郁寡欢,与夜宴歌舞戏乐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韩熙载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人物特殊的个性,十分传神,由此深化了《夜宴图》的内涵。

无论是设色还是用笔,《夜宴图》的表现技法堪称精湛娴熟。古人善用矿物质颜料作画,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璀璨夺目。《夜宴图》多处采用了绯红、朱砂、石青、石绿等色,对比强烈,而整个画卷统一在墨色丰富的层次变化中,色墨相映,神采动人。古人作画,专尚用笔,在准确地把握了对象的形体特征以后,用笔除了勾画出对象的外在轮廓之外,同时具有表达对象本质的要求,线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元素,在东方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审美意味。用笔的变化概括起来说是“轻重疾徐,偏正曲直”八个字,实践起来却是千变万化,全凭画家妙悟,自然灵变。《夜宴图》用笔挺拔劲秀,线条流转自如,铁线描与游丝描结合的圆笔长线中,时见方笔顿挫,颇有韵味。人物衣纹组合丰富有变化,须发的勾画“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画尽意在,塑造了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


ty_Lemonade558 2022-06-11 21:51

山上的美景小村庄,是人们向往山林清幽的生活方式,它远离现代城市快速发展,伴随的污染、喧闹等城市“疾病”。

如何运用传统的中国画审美来画出一幅山村美景呢?

我们可以在笔墨上引入中国书法技法,干湿浓淡相互变换,在意境营造中“师法自然”对客观事物的艺术加工,达到秀美、悠远的山林效果。从而使画面中既有大山、大水,又有充满生活情趣部分,又通过加入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东西,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想要画出一幅山村美景画少不了:

不断增加生活素材,使丰富画面内容

从“山水画”字面意思理解,画面中要有山有水,但山水画并不是单纯的山与水,山的结构要大小相兼、疏密结合,山的形式要有坡有崖有顶有沟壑,水也要蜿蜒曲折、变化多端起到“动脉”的作用。

一幅完整的山水画画面中不光只有山和水,还要有树木植被、房屋桥梁等生活素材,加入适当的生活素材对画面的效果有诸多好处。其一,通过适当的生活素材来更巧妙地表现出画家所营造的意境。例如吴镇的《芦花寒雁图》中在平静的湖光山色中,穿插渔夫悠然自得的形象,既表达出画家内心理想,也是画家的自我写照。同样把村庄刻画的依山傍水,能更好的体现出隐居在此处环境的清幽,村庄中可以画有梯田、菜地暗示这里的生活很“绿色”。

其二,适当的生活素材可以灵活的表达空间关系。通过房屋的虚实、大小、繁简,渔船的走向,房屋与树木、山石的遮挡关系等生活素材的各种变化,丰富了拉开空间关系的手段。开发者_开发技巧房屋与树木的遮挡关系、房屋与山石的遮挡关系、房屋的“密”与远处山石的“疏”等都是为了灵活的表达空间关系,使观赏者不出现视觉疲劳。

其三,适当的生活素材提高作品的情趣。画面中不能只有山石树木这样显得太不近“人情”了,还要适当的加些生活素材,例如:溪水、房屋、桥梁、船只、行人等,诸多自然与生活结合才能创作出一幅气韵生动的作品。小桥、房屋、小路、梯子、烧火用的材薪、菜地等就是为了增加画面的趣味性、观赏性。

其四,一定的生活素材能够掩盖创作过程中的失误。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误,可以画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来掩盖画面中的缺点和不足,还能丰富画面一举两得。创作时出现失误,为了不影响画面的美感画了几颗小树将其掩盖,同时丰富了其空旷的画面。

画画并不是天马行空,把心中所想随意的表达出来,这样很多时候创作出东西没有美感。中国画有几千的历史,自然有自己的作画规律,例如“谢赫六法”、顾恺之的《画论》等经典的理论,这都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无价之宝。

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这些系统的规律下我们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知道自己的作品有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为了使加入大量的生活素材来达到自己的心中理想不失去画面的和谐,再加入这些东西时,以传统的审美理论为依据。,在画房屋时加入一些生活素材,房屋屋顶运用书法行笔一笔一笔单勾瓦砾,为使房屋疏密结合在近处房屋根部勾勒出砖石纹理,再加上适当的门窗,构成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在近景房屋后面空地上运用了工兼写的技法突出菜地,根据画面的需要有些不见用笔的地方重新用笔,墨色不好的地方重新用淡墨或清水晕染,把不太清楚的山石结构轮廓重新勾勒出来,把较散的山石结构归整,太空的结构丰富起来。

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用到画面空旷不丰富,这就需要我们加各种素材使画面丰富起来。近景河滩太空旷于是在上面加了几个树,又在河里加了几簇水草,画房屋时虽然错落有序,但光画房屋显得太单调,在房屋之间画如几个相对较虚的小树更加生动,与房屋的实形成对比。北方山石树木植被多集中在山顶,为了使画面丰富,突显树木茂盛,运用双钩的实和大墨点的虚相结合,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树,也能表达出树木茂盛、画面丰富的感觉。

中国画中使画面丰富不光靠单纯的加入一些素材,素材与素材、山与水之间的变化也很重要。通过构图的变化、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色彩的轻重冷暖对比变化等诸多变化同样起到丰富画面的效果。以传统的中国画审美为基础,构图分为三段式,即近景、中景、远景。近景物体刻画的比较密集、细腻,到远景逐渐变疏变虚,这样不仅能丰富画面有节奏感,还能拉开空间距离。

笔墨上用笔有紧有松,近处的“紧”与远处的“松”形成变化丰富画面,墨色上树木植被的叶子浓淡结合,刻画出叶子的茂盛,在与运用双钩画法的叶子对应,不但使画面丰富,还有起伏变化。色彩上并不是单纯的“随类赋彩”,同一种颜色的轻重浓淡,不同颜色的色相变化,冷暖颜色的强烈对比,这些都是丰富画面的重要手段。不论是在画面中加素材还是依靠素材之间的变化,都是为了画面的丰富,丰富画面是都要看画面的需求来决定。

画中笔墨及皴法的运用

“古之人有有笔有墨者,亦有有笔无墨者,亦有有墨无笔者。非山川之限于一偏,而人之赋受不齐也”,这是石涛在《苦瓜和尚话语录》中说的话。古代的画家有的擅长用笔的,有擅长用墨的,也有二者皆擅长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山川自然风景的不全,而是画家的天赋不齐,每个人的阅历、人生不同所致。

石涛作品欣赏

一、笔法墨法:

画家的天赋各不相同,对笔和墨的运用和理解也是参差不齐,有些画家擅长用笔来刻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有的画家擅长用墨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画家的阅历、经历、日常积累同样影响着画家对笔墨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北宋著名画家米芾与“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两者由于朝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阅历和经历不同,两位画家的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米芾画面的墨色较重,倪瓒的作品墨色偏淡。正是由于各种原因,影响着各个画家笔墨的独特性,才有中国画在历史上的“百家争鸣”。

绘画是一门造型艺术,在中国画中,笔墨是核心。笔墨的唯物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古之画家有擅长用笔的但他的画面不是光有用笔肯定也是有墨的,擅长用墨者也是这个道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中国画中笔墨变化丰富,用笔上有干笔、湿笔、中锋用笔、侧峰用笔等诸多变化,用墨上也有干、湿、浓、淡等变化,根据画面的需求选择笔墨运用的方式。

为了突出笔墨没有上绚丽的色彩,骨法用笔,山石结构、房屋、树木都是可以用书法的行笔勾勒出来的。画面中近景的刻画在用笔时比较谨慎、严谨,表现远景时为了加大空间距离用笔时比较放松。在刻画树木时为了表现树木的茂盛和种类的多样性,在描绘树木时有些树叶运用中锋用笔双钩的变现手法,有些树叶采用中锋与侧峰结合的大混点的手法。

郭熙早春图局部

中国画中墨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俗话说“石分三面”要想表现出山石的体积感,墨色的变化是少不了的,通过墨色从重到轻、从干到湿的变化,塑造画面中山石的体积感。在创作过程中画面的各个方面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难免会产生失误,但有的时候失误也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定在画面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结尾时对一些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加以淡墨色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

石涛作品欣赏

二、皴法:

作为中国画技法之一,主要运用于塑造山川形象的面貌、体征,皴法侧重于对山川的体面和肌理的塑造,不同的皴法对山川的肌理的塑造也是各不相同。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外师造化,摹写真山实水提炼创造出来的语言形式,经历代山水画家的艺术创造,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体系并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在自然界中没有完全一样的山,不同的山有不同的名字,每个山都是独特的,再加上每个画家的经历、人生的不同,对山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就造成的从古至今有许多皴法。

例如:斧劈皴笔势遒劲、披麻皴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解索皴其状如解索、芝麻皴用笔作皴如芝麻,通过不同的皴法能够表现出各种不一样的脉纹、纹理、质地、山貌等。皴是自然形成的,皴法并不是凭空而造的,是画家根据自己所看到的自然界真山实水,以自己亲身体会、经历、积累等各种因素艺术加工而成的独特的艺术语言。

中国山水画的造型形式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就是用线造型,所以我们在画国画时可以借鉴元代画家王蒙的干笔皴法和五代画家董源的披麻皴,在此基础上以粗笔浓墨强化了传统皴法和用笔用墨,使笔墨气息与皴法更具有现代气息。为了表现山石的纹理,用的是比较硬性的类似披麻皴,通过肌理的变化可以表现出形状、纹理粗细、山石凹凸的具体差异。

宋马远踏歌图绢本水墨谈设色191.8x10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画的画面最终效果是要达到“气韵生动”的,要想达到“气韵生动”就要结合中国画中的各种技法,其中皴法占了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在山水画中如果没有皴法的存在,在山水画中气韵生动就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所以作品中山石多顶部和底部有植被,中裸露的部分植被相对较少,披麻皴多用于相对温和的山石,为了表达出山石采用纵向线条。近景为了突出结构和墨色从山头往下皴起山头墨色较重阴阳向背对比明显,中景远景为了表达山石的雄劲挺拔从山下往上皴起。在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皴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始终贯穿了山水画发展的过程,在促进了山水画发展的同时,自己本身就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精神。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

石涛在《苦瓜和尚话语录》提到“古之人寄兴于笔墨,假道于山川,不化而应化,无为而有为,身不炫而名立”前人作画更多的是用笔墨来消遣,通过作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志向和情趣。他们通过感受大自然的山和水,用平常写字的方法写出自己心中所想,获取精神上的自由,这就是绘画的动机和取向。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绘画形式和工具材料在吸收外来文化情况下百家争鸣。在立意上也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当代的文化背景出发,呈现出与古人不一样的,迎合当代发展需求的艺术。笔墨上,以笔为筋,以墨为血,将笔与墨结合,创作出充满灵性的、有血有肉的优秀作品。以前人总结为“镜”可以知画面的需求,从而更好的经营自己的画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开始期待更多的文化艺术产生,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迫在眉睫。要勇于打破传统固有的文化枷锁,敢于对外来文化敞开怀抱,西方优秀的、适合自己的艺术文化,做到博采众长、突破自我。

总之,画家应该超越自己眼睛达到的视野,包容天下万物,道法自然师法前人,追求自然的本质,反对一成不变的技法和艺术形式把宇宙万物当己任,完成自由的艺术表达,传达大自然的精神,才可以画出满意的中国画。


胡尸兄 2022-06-11 21:56

  如何欣赏中国画

  吴涛

  内容提要中国画渊源流长,它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生活之余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欣赏诗、书、画、印已慢慢的被人们所接受,然而,在生活中当面对一幅国画作品时,多发一句感叹:“画的真好。”众所周知,欣赏一幅作品内容的好坏及评价作品的优劣,还需要对作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了解,再结合自身修养的基础上,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作最后的评价。本文通过对五世纪末批评家谢赫的“六法”,做了一些粗浅的介绍和分析,能给予欣赏国画爱好者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中国画 欣赏 六法

  绪 论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它在古代是没有确定名称的,一般称之为丹青,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及其他绘画而把它称之为中国画,它植根于华夏民族千年的文化沃土中,有着丰富灿烂的辉煌历史,是各个时期的经济与政治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它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和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然而,在现代教育模式下,课程的安排没有强调中国古典哲学观念的教育,这使得欣赏中国画受到了一定的障碍,加之我现在的知识结构也还很欠缺,所以只能浅析历代的“画论”和各个时期的“评画标准”来作为如何欣赏中国画的主要依据和基本理论。

  第一章 中国画的现状与文化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生活之余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因此,现在喜欢画的人多,真正懂画的人少,加上改革开放的今日,中西文化的碰撞加剧,无论是作画还是欣赏画,理论上都有一定的混乱和误导。在生活中当面对一幅国画作品时,能否看懂作品并拿什么作为评判标准呢?对于一般人来说,首先要看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画家所表现这种形象的意境是什么?如果都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反之,则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方法;但,相对来说,国画工笔的作品中因为是具体的、真实的,还是容易欣赏;而写意作品呢,笔墨奔放,意到笔不到,甚至于泼墨画作品就更难看懂了,因它形象不具体,加上手法夸张、抽象,一般从作品表面是很难读到画者的寓意。当然,这种方法只能作为一般人的欣赏方式,因为画得好,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人们更多的联想,产生共鸣。但我们必须明白,一幅中国画的好坏,却不是简单的以表面上的形象来衡量的。

  回想自己在大学的四年时间里,深深的体会到作为国画专业的学生,要欣赏好一幅中国画,首先要深入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文化背景、表现方法以及语言理念等。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以水作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锦帛为载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画种,它植根于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沃土中,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和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

  中国画从内容上看,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及人物画三大类,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国画又可分为工笔、写意。工笔画即精工绝伦、一丝不苟,十日画一水,五日绘一石,积年累月画成一幅图画。而写意则笔画简略而又不拘小节,大笔一挥,笔收意在,顷刻而成。如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因爱四川嘉凌江沿岸三百余里的风景,而要人在大同殿壁上把其画出来;李思训画了几个月方成,而吴道子只用了一天,便画好了。唐玄宗给他们的评语是:“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五迹皆极其妙”。今天看来,吴道子,李思训当年所作的壁画已经不存在了,但从画论上我们可以知道,吴道子以线条的雄浑流畅见长,下笔如疾风骤雨简略而迅速;李思训的风格以金碧辉煌的重色山水著名,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描绘才能完成,他们的绘画风格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之上所述,无论是花鸟画、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写意或工笔之类,只不过是其内容与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不同的画家有不同风格的表现,当我们面对着同一题材而不同风格,或是不同题材而同一风格的各种作品时,我们又如何去欣赏呢。

  第二章 谢赫的评画标准等

  观者在欣赏一幅国画作品时,首先要碰到如何品评这件作品的优劣问题,这就需要一个标准。最早提出绘画品评标准是五世纪末谢赫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①。

  首先提出作品要“气韵生动”,是指人物画要有生动的艺术形象,把对象的神情风貌,性格特征,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谢赫等其他文艺批评家认为:艺术作品中活跃的生命力与整个宇宙中的生命力一样,是“气”遍布太空,是生命之“气息”,是一种动力,渗透、滋养、刺激着世间万物。这里谢赫特别提到“气”:表现物体客观的“壮气”、“气候”或“气力”。 “气”,另一种说法就是作品中的出气孔或者透气的元素,一幅好的中国画,画面是不会使人感觉到“闷”和“烦”,这是因为画面中有着恰到好处的透气点,虽然作者在画面中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使观者受到了一定的感染,但是因为作品中有着透气点,就让你再纵观画面时就不再是“闷”和“烦”的感觉,大有通过透气点跳出画面。而“韵”又是六朝时期文艺批评中常见的另一个字,这里面就包含艺术品完成的和谐之感及韵味,好的、感人的作品,必定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不尽的遐想,给观者以身临其境而又从中联想绵绵的高于其中。当然,由于欣赏者的修养、水平不同,将会有更多、更丰富的理解。

  谢赫等用“气韵生动”来表明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在 “气”、和谐度、生动性及充满活力等方面皆生机盎然。如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画面上乘步辇的唐太宗威严而和睦,禄东赞精干而恭敬,礼官肃穆、宫女顾盼,气氛亲切融洽②;又如魏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图》,画面人物之间的情思不是依靠面部表情来显露,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展现出来。画中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之情③。

  其二的“骨法用笔”,是指用笔上的动力,描绘形象要注意笔致变化,讲究线条的形式与动感之美。可以说,线条的优美将会给作品带来锦上添花之功,也可以说气韵生动的最终体现是离不开骨法用笔。比如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中的线条:将净饭王的衣纹画得遒劲挺直,王后的衣纹则柔韧而圆转流畅,既表现出衣服的质感不同,也衬托出男女的性格各有差别。前面伏地的鬼神,线条更为崩流豪放,大有“毛根出肉,力健有余”之感,夸张的造型表现出神怪的非凡力量,拂地的飘带,行笔飞舞,卷舒自如。

  “骨法用笔”在传统的中国画绘画当中,它还融合了汉字的书法中的用笔规律,美学原则,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等;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出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如魏晋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图卷中的一系列动人的形象,非常注重用线条来造型,作品中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线条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一样,具有疏密、长短的变化④。

  中国画以点作画,易于零散、琐碎;以面作画易于模糊、平板;而用线作画易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是最适宜于发挥毛笔、水墨、宣纸、绢帛的特性;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情有独钟的艺术语言,它是国画的灵魂,是作者在抒情达意中的宣泄和表诉。所以,千百年来,中国画家伏案笔耕,利用不同的笔法书写着粗细、曲直、刚柔、毛涩、疾徐、虚实、顺逆、繁简等不同质地,不同感受的线条。并以这些含情线条的渐变、排列、交搭、分割、呼应等,在画上构成了形态各异、情变万千的诸多造型来,表达着一份份爱国之情,表达着一幕幕悲欢离合,表达着一颗颗赤子之心。

  诚然,我们在欣赏国画作品时还应注意到,用于表现中国画的线条要有生命力,它的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画家的才思、功底。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把绘画的点线用五个字概括:“平”、“圆”、“留”、“重”、“变”。“平”,如锥划沙,开发者_如何学Go笔锋与纸保持在一个水平上,运压力与提浮力相衡;“圆”,如折钗股,指用笔圆浑有力,浑厚、不露锋芒,富有弹性;“留”,如屋漏痕,笔在运行中感觉有阻力,在与纸摩擦的阻力中艰涩前行;“重”,如高山坠石,用笔要用劲,要有力度,使之大有力透纸背的感觉。特别是打“点”,要象高山掉下的石块那样有分量;“变”,笔画形成多样性的对比,有变化,不雷同。如他的《山中坐雨》、《青山红树》等作品就体现了其山水画用线的特点⑤。

  无论古代的,还是近代的;无论是奔放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高昂的,或是低沉的,都特别强调笔法的力与气韵的结合,有气为活笔无气为死笔;笔断意连,形断气连,迹断势连均有气接,因而作品才能气势逼人,情动理明。所以我们在欣赏国画作品时,应注意作品中作者的运笔与气韵的结合,通过笔法来表现画面形象的神貌。如南朝西善桥画像砖《竹林七贤图》中,衣褶行线以刚劲为主,刚中有柔,与顾恺之“春蚕吐丝”式的线描相近,生动的刻画出这些人的特征和颓废、空虚的精神面貌⑥。

  其三的“经营位置”,是画家在作画时对物象的安排和组织。如“经营”二字,内涵就十分丰富,它包含着思考、分析、研究、推敲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这里的“位置”不仅是画面上物象安置的处所,还包括整个画面的结构安排,格局布置,讲求“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等。这就是说画家要完成一件作品,决非随随便便一挥而就,是要经过苦心孤诣地思考、探求,精心慎密地选择取舍、匠心独到地组织、安排,最终成功的作品才得问世。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融汇了“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为构图方式,主峰采用“高远”法(从山脚往山顶望,称之“高远”),高耸而挺立中又略带向前倾斜,气势宏伟壮观,大有一种向你直面扑来之感,使你不觉间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同时显示了作者写山绘水之功是何等的高以及构图之妙;主峰两旁采用“深远”法(自前向后渐渐深远,称之“深远”),既衬托了主峰之气概,又能充分的表现群山连绵之意境,同时体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及认识之全面;前景以“平远”法(自近景而层层叠进到远景,称之“平远”),前景奇石异树,石之形貌变化无穷,树之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给人以无限的向往及惊叹作者对大自然之观察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可见中国画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十分注重构图的研究,他们总结了一系列的规律与法则。比如早在东晋时代,顾恺之就提出了“置陈布势”的构图原理,其后历代画家不断的探索,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的中国画构图体系:“宾主”、“呼应”、“虚实”、“疏密”、“藏露”、“开合”、“取舍”等。这些规律符合辨证法中的对立与统一;只有符合对立与统一规律的作品,才能经久耐看,才有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会不同程度地大打折扣。所以说构图的来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养,是格调,是将生活的每一个很小的场面、片段、景象推向了高于生活的境界。

  另外,构图还有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就如同生活中,家具的摆设,格调的布局,青绿淡雅,随之任之。它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不求物体现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

  之上所述,欣赏国画作品的优劣主要是以六法中的“气韵”、“骨法”、“构图”为主要切入点,顺理便成章,无气便失势,无骨便失力,无虚实便失意趣,无呼应便失统一,无宾主便平铺散漫,无疏密便均齐刻板,有露无藏便失含蓄之雅,有开无合便失承接照应。

  因此,可以说“六法”是一个评画整体,它的出现表明我国绘画理论已上升到一个有较完整体系的阶段,它是魏、晋、六朝画家艺术实践的总结;还有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也根据山水画的要求和创作实践提出,画有“六要”,来作为评画标准,即“气”、“韵”、“思”、“景”、“笔”、“墨”,他说:“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这两点仍是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思”,是指剪裁取舍、立意构思;“景”,是要求画山水应根据不同的时令与具体的环境描绘,要“搜妙创真”才能为山水传神写照;“笔”与“墨”便是中国画的重要技法。

  到了宋代,刘道醇在《宋朝名画评》里,又提出了“六要”与“六长”。他说:“识画之决,在乎明六要而审六长也。所谓六要,即“气韵兼力”、“格制俱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泽”、“去来自然”、“师学舍短”;所谓六长,即“粗卤求笔”、“僻涩求才”、“细巧求力”、“狂怪求理”、“无墨求染”、“平画求长六”;其中“六长”是根据中国画形式美方面的对立统一法则,较有价值;“粗卤求笔”,意思是奔放粗旷之画,讲求笔墨技法;“僻涩求才”,创作中描绘一些生冷僻见的题材时也得讲求法度,不得糊写乱画;“细巧求力”,是指精工细匠的作品中,表现力量要强,不要纤弱柔软;“狂怪求理”,作品中如造型狂野怪异的,要合乎情理;“无墨求染”,其意与“计白当黑”相同,即空白处并非真的“空”,而是表现了丰富的含义。

  综上述,是自己平时学习及欣赏中国画的一些粗浅体会、认识及看法,给一些爱好国画及在欣赏国画的同时,能基本上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及风格。毕竟,中国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而又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观察认识,形象造型等。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了“恶以诚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联想有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第三章 欣赏国画的思维方式

  国画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的三个重要阶段;这就是要求我们直观的去观察、认识审美对象,即作品本身的意境、色彩、线条、描绘等;在这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内涵以及对作品的艺术形式、艺术技巧、表达主题、时代背景的理解等。这样,才能给欣赏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作品的内容怎么去表现及所采用的艺术手段等,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作品的画面、情调及意境等,去猜揣作者的心思,是热情地歌颂还是辛辣的讽刺,是深沉的表诉还是豪放的抒怀,再结合作者的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并通过自己多年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等惊醒丰富的联想,升发开去,必能将作品所表达的寓意展现出来。就拿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长卷)为例:王希孟,生平画史失载,据卷尾蔡京文可知他原为画院学生,后入宫廷文书库,徽宗曾亲自指授其画艺,十八岁时画成此卷呈进,现仅存《千里江山图》长卷;此卷采用长卷的构图方式,布置以“六比四”把天空与景物一分为二,这使得景象空旷深远,能更好地表现江山的壮观;画中群山错落连绵,江河环绕,楼亭其间,茅舍相衬,舟渔繁忙,嘉树、飞瀑点缀等,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化社会的憧憬和对多彩自然的向往,充满丰富的感情,其间也不乏肯定人对自然的改造,以及生活在祖国美好山河中的自豪;大青大绿着色,染天染水,富丽细腻,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的精密不苟,严守格法的画风;笔法以勾勒为主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山坡,丰富了青山绿水的表现力;人物衣褶无勾勒,虽小如豆,而形态、服饰各异,动态活泼,体现出宋代山水画经过北宋早期荆、关画风的高度成熟,中期的唯李成、范宽是举,以致烂熟的状况,晚期在“复古”思潮的影响下,提倡以古为新的思想,综合唐宋,创造出独具一格的熔李思训、李昭道及水墨山水成就为一体的画风。这种思想影响到后世,如董其昌等的以“复古”为表,实含创新的思路。

  结束语

  欣赏中国画的过程不仅需要对作品本身作认真的分析、研究,还需要对国画的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创意有所了解,这就得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把握国画作品的优劣。特别在现代的文化背景里,很多学习中国画的人都在大呼“崇尚传统”、大搞“创新”,如果对传统没多少了解,甚至连传统的东西还一窍不通,又怎么去创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传统,大胆创新,才能开拓眼界,较好的欣赏中国画。

  注 释:

  ①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02.

  ②天津艺术学院美术理论教研组.中国古代绘画百图[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122. 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93.

  ③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93.

  ④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93.

  ⑤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366.

  ⑥天津艺术学院美术理论教研组.中国古代绘画百图[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124.

  参考文献:

  [1] 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93-102.

  [2] 郑朝,蓝铁.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205.

  [3] 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55.

  [4] 江溶.艺术欣赏指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86,155.

  [5] 人民美术出版.美术论集[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1982,(1):89.

  [6] 袁有根.历代名画记·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233.

  [7] 黄保强.艺术欣赏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35.

  [8] 天津艺术学院美术理论教研组.中国古代绘画百图[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122.

  [9] 中国画编委会.中国画[J].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5):21.

  [10]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46.

  [11]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J]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4, 184.

  [12] 王晓霖,董智慧.中国美术全集[M].内蒙古: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255.

  [13]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2001,194.

  [14] 郑振铎.美术文集[M].北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84.

  [15] 陈洛加.美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7.

  [16] 张凤云.中国文化艺术[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85.

  (来自:吴涛老师的网校Office)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