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

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入读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

南方都市报消息,在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来临之际,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了近些年学前教育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及下一步的工作考虑。

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高。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8%,比2016年提高23.5个百分点,绝大数幼儿都能在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为办好学前教育,我们在七个方面发力,实现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用十年时间补上历史欠账

极大缓解了入园难问题

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7.4万所,比2013年增加7.6万所,增长了38.2%。毛入园率持续快速提高。

2023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1%,比2013年提高了23.6个百分点。区域差距不断缩小。

从2013年到202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长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的17个省份都在中西部,四川凉山州雷波县入园率达到90%以上,青海果洛州达日县、玛多县入园率均达到80%以上,三区三州等脱贫攻坚地区、民族地区幼儿均和其他地区孩子一样享有平等的入园机会。

基教司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在补资源短板、推进普及方面,为应对人口高峰时期刚性入园需求,各地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用十年时间补上历史欠账,极大缓解了入园难问题,实现了学前教育基本普及。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7.4万所,比2013年增加7.6万所,增长了38.2%。毛入园率持续快速提高。

在覆盖城乡、推进普惠方面,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在城市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在农村构建县乡村学前公共服务网络。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达到23.6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6.2%。其中公办园12.5万所,比2013年增长了91.9%,充分发挥了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重要作用。

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是2013年的1.8倍

截至2023年全国所有幼儿园完成一轮评估

在加大投入、强化保障方面,为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原则,不断健全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上得起。

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出台了国家层面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各地普遍出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并结合财政补助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确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最高收费限价,通过政府分担办园成本,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资助制度不断完善。

2011年-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2210亿元,带动各地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2982.2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6.2%,是2013年的1.8倍。另外,中央财政设立资助奖补资金,引导各地从无到有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20132022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25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6551万人次。

在谈到完善学前教育的师资普惠保障机制时,基教司负责人现场表示,将推进公办园教师和管理人员纳入编制管理、教师同工同酬,督促民办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在健全制度、完善治理方面,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幼儿园建设、教职工配备和专业标准、安全防护、卫生保健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以及立督导评估机制。截至2023年,153个县顺利通过国家层面督导评估验收,全国所有幼儿园完成一轮评估。

在科学保教、提升质量方面,教育部引导各地加强学前教育质量内涵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园的愿望。幼儿园生师比从2013年的23.4:1降低到2023年的13.3:1,专科以上园长和专任教师占比达到93.1%,比2013年提高23.7个百分点。

编辑:吴思责编:张松涛审核:冯飞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