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

对话“我们视频”总经理|关于新闻短视频热点话题的十问十答[新闻短视频]?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全媒派&王爱军,授权转载发布。

刷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中文互联网最流行的内容体验之一,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9.62亿。

肉眼可见的用户流量和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媒体机构入局,也使得新闻短视频像报刊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一样,成为人们获取重要资讯信息的基础方式。

与此同时,围绕新闻短视频的热点争议也层出不穷。新闻短视频有时长限制吗?媒体做短视频如何赚钱?是不是所有报纸电视台都要搞短视频?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对话《新京报》“我们视频”总经理王爱军,从业界的角度一起来探讨这些热议话题。

配乐乱象、时长争议和错谬问题

问题一:网络上,关于新闻短视频的配乐存在一些争议,一是同质化,二是乱配乐。您觉得这些现象持续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可解决的办法吗?

王爱军:这一乱象确实存在且很普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不重视。新闻短视频的生产是一个综合门类,如何选择背景音乐是整个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短视频这种媒介形态,目前来看还只能算是技术时代的新生事物,过去由文字和图片主导表达方式。而在这一时代所成长起来的部分内容生产者,并未对配乐问题引起重视,于是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其次是不懂。对于有些新闻短视频生产者来说,或许他们重视,但不理解新闻类型与背景音乐的适配性,往往胡乱选一个,因此就很容易减弱甚至误导新闻的表达与传播效果。音乐和新闻是讲究完美结合的,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并没有掌握清楚。

再次是没有音乐版权。为什么很多新闻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同质性很高,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选择的音乐很少。像“我们视频”就和优质的音乐库和音乐平台签订了版权使用合同,这样就可以选择最合适的音乐来搭配新闻。而很多自媒体,包括一些公共媒体或机构媒体,他们并没有建立音乐库,结果就是只能去网上找一些免费的、质感粗糙的音乐来使用。

最后是不规范。新闻短视频一直面临着基本操作规范的缺失问题。部分媒体机构,包括审核把关人员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使用规范,不仅仅体现在配乐方面,还有字幕与画面的乱用等。

“我们视频”成立运营六年,在这方面已形成了几万字的新闻操作规范,这些标准化的东西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大家谈到配乐乱与错的问题,其实它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去看新闻短视频的生产,出现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但并没有引起重视,因此在所难免地会引发一些争议。

问题二:第二个争议是新闻短视频的时长问题。既然叫短视频,那您觉得新闻短视频需要严格受时间长短的限制吗?

王爱军:关于时长问题我们是没有限制的。

(1)内容的长短没有限制,简单地限制是违背新闻规律的。

在过去的文字报道中,关于文章长短的界定,其实对媒体工作者来说已形成一种基本模式与规范。如果事件重大复杂,文章篇幅就会长一些。反之,如果比较简单,那么可能几十个字就能呈现出来。

(2)短视频的原则是越短越好。

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使用户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去接收各种新闻信息。出于这种心理需求,媒体工作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更多、更真实、更有效的信息,即删除掉无用的、繁琐的、注水的内容,因为用户的耐心非常有限。

比如说,我们会要求“我们视频”在3秒钟之内呈现核心画面。在过去,“我们视频”花了近一秒的时间在视频开头呈现品牌的logo,但后面发现这一秒对用户来讲就是浪费。现在,我们已经把logo放到最后面,以此来缩短用户与核心画面的接触时间。

(3)新闻生产必须符合新闻规律,根据新闻的重要性、复杂性和新闻体裁来决定时长。

其实用户对时长并没有硬性要求,关键在于内容的“含金量”。如果能提供有效信息,用户并不会在意时长问题,但如果这个信息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时长再短也不会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4)合格的中长片是新闻短视频团队专业化的标志。

如果一个成熟的新闻短视频团队,不能生产中长片(5-20分钟)的短视频,只是局限于碎片化的、简单化的小视频,那它永远只是处于一种基础阶段,而中长片正逐渐成为检验团队是否专业升级的一道门槛。想要做中长片的新闻,需要能够较为成熟地驾驭一些复杂问题,具备深度挖掘话题价值的能力,同时要避免刻意地把简单信息拉长,以此保障高度的信息含金量。

问题三:第三个争议是,用户在消费短视频时,核实新闻真实性是比较困难的,短视频目前也很难在页面里提供可直接点击的超链接以供溯源。这是否会加剧虚假新闻的传播?

王爱军:确实会存在这样一种纠结,既要求快,还要求真实;既要用碎片化的信息呈现,同时也要提供全面的信息内容,这是两对矛盾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活消费类和新闻消费类的对比来看,人们对这两类信息的要求和宽容度是不太一样的。当我们看娱乐新闻时,即便它是虚构出来的,也能被接受。但面对新闻视频时,真实性一定是首位的。

比如“我们视频”就要求每条新闻必须经过三审以上层层把关才能发布出去,这是专业机构的一个基本要求。尽管短视频本身没有办法去提供可点击的事实来源链接,但实际上当机构媒体发布新闻产品之前,它已经完成了一个严格的产品质检过程。

(2)关于会不会增加错误信息传播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一方面,与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相比,确实有增加错误信息传播的风险,这是时效性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反转”现象带来的积极效果,即前面那个信息可能是错的,经过反转后就呈现了事实真相,甚至会有反转再反转的过程。

在一个开放流动、共同生产、监督矫正、持续发布的信息社会里,很难有一种错误信息可以永存,一定会有准确的信息由另一帮人来纠正。当所谓反转现象出现的时候,它便是对错误信息的矫正。这个社会本身就具有一种自我矫正的能力,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3)关于新闻更正的理念问题。正如同马克思提出的“报刊的有机运动”一样,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然,这并不是为一些错误的新闻去辩解,因为哪怕再短的新闻,它的真实性都是媒体须严格遵守的规律,如果能够有效把关,那错误信息得以产生的空间就很小。

靠什么变现?付费订阅有前途吗?

问题四:目前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作为其中的一个类型,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市场有多大?在商业化上还有哪些增长空间?

王爱军: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那么新闻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大概也差不多。比如消费娱乐信息的人,也会去看新闻短视频,两者是一种重叠关系,因此这个数据比较接近。

谈到新闻短视频的商业化问题,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的确困扰着很多媒体机构,但我觉得有几点规律性是可以去探讨的:

(1)新闻短视频的商业模式是to B(政府或企业)。机构媒体作为新闻短视频的生产者,其商业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另一个机构,而不是to C(消费者)。

比如说有些机构媒体尝试直播带货,事实证明效果不好。从正常思维来讲,消费者很难去一个新闻短视频的平台上购买生活用品。所以to B才是它主要的发展模式,机构可以通过自身的生产和传播来增加另一个机构的美誉度,这是核心问题。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平台都不能做电商领域的探索,需要厘清的是,这种方式不可能成为主流。

(2)由过去的“影响力变现”逐渐发展到“公信力变现”的能力。随着新闻产品从文字图片更多地转向视频化时,广告也在向这一形态推进,这足以预见新闻短视频商业化广泛的未来增长空间和可能性,但需要一种双向的努力。既要让社会机构认识到短视频广告的重要作用,来共同加速这一趋势的发展;也要求机构媒体在运营视频化广告时,从创意、制作、发布、跟踪、评价等每个流程都要打破传统媒体的服务模式。这就是双向努力的过程。

为什么说短视频商业化的效果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主要是因为企业家都会找一些自媒体或者专业的广告拍摄团队去做。同时,机构类媒体对短视频专业性运营的规律和操作模式还不太了解,因此就容易和广告主形成一种断裂的局面,还需要未来更多的磨合和探索。

问题五:您指出的新闻短视频商业化以to B为主,是否意味着以广告为主,而付费订阅的空间不大?

王爱军:这需要分情况来讨论。一类是泛资讯新闻的订阅空间不大,因为这类信息很难实现独家所有,信息价值也并非用户刚需,况且用户长期以来早就形成了免费的习惯。

另一类就是中长视频,它是可以尝试进行收费的,前提是要有一种非常独家和深刻的信息提供。此外,中长视频还可以通过企业的冠名和植入收开发者_开发知识库费来变现。总之,只有把内容做好了,才有可讨论的商业化空间。

内容下沉、边界模糊,如何做优质内容?

问题六:新闻短视频的内容持续“下沉”,越来越多过去被认为没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经过短视频化处理成为了新闻。那么,您觉得新闻短视频的边界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短视频能称得上新闻短视频?

王爱军:随着新闻短视频的出现,对于“什么是新闻”这个基本概念似乎都有重新理解的必要。

一个规律越来越明显,就是“别人不知道的就是新闻”。也许某个东西已经存在了成百上千年,但并未普及到受众的认知中,而你把它揭示出来了,它就是新闻。

第二个规律是,信息越发达,人们不知道又特别想知道的信息反而更多,这就是信息时代的特征。所以新闻业永远不会闲着。

第三个需要明确的是,新闻有强弱之分。比如说冲上热搜的话题、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或者一个突发的重大事件话题,这种被称为“强新闻”。“弱新闻”就是可知可不知、关注度不是特别高的信息,又被叫做泛资讯新闻。但它们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没必要过于纠结。

作为一个机构媒体,当然要努力去做强新闻,要为用户提供最值得关注的社会性话题。与此同时,也应该允许有一些弱新闻产品的存在。这个社会本就是多元的,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没必要对新闻进行过多的界定和限制。

问题七:当下的新闻短视频质量仍参差不齐,在提升内容品质方面有没有可供分享的经验或方法?

王爱军:当下的新闻生产是立体化的。一方面,我们一直保持泛资讯类作品的产量,它好比是一种“快餐”,能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但另一方面,人们也需要“大餐”来增加营养。那么大餐体现在哪里呢?其实就是深度化、现场化、思想性、栏目化(品牌化)的新闻产品。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所需要的“餐品”。

“我们视频”大概在三年前就已经按照“大餐”的标准向深度化方向发展了。到目前为止,也推出了一些比较知名的栏目,像《出圈》《紧急呼叫》《回到现场》,国际新闻栏目《世面》《懂世》,以及今年推出的《你以为呢》,还有《暖一度》等正能量报道、《身后是我的国》等深度系列策划报道。这些“大餐”和泛资讯类产品的“快餐”结合起来,共同构筑了新闻短视频一种较为完整的生产架构和生产模式,努力满足不同用户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当然,能力和意识也是重要性影响因素。升级版的深度化内容生产,确实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和经验储备,它不是仅靠热情就能做起来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历练,这是每一个机构媒体新闻短视频生产中所面临的课题,但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无视频不新闻”等说法过于理想

问题八:最近这两年,一些媒体提出了“无视频不新闻”的说法,您怎么评价这个思路在当下媒介市场的可行性?

王爱军:有的提出了“无视频不新闻”的说法,还有的媒体提出了“全员视频化”的观念。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想法,不太切合实际。为什么这么讲呢?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反复提到的新闻规律问题。用最短的时间、最合适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新闻信息,这是媒体行业形成的共识。但信息的传递不止于视频形式,还可以是文字或图片,多样化的渠道接触方式就决定了新闻不可能只有一个面孔,所以“无视频不新闻”的说法有些绝对了。

比如说某些地方的会议新闻以视频形式呈现,内容如果仅仅只是当地领导发言的片段,这种形式很难有好的传播效果。还有的媒体,把一些政府通告的文字截图放上去,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像视频。与其这样,不如直接用文字去表达,因为文字还可以让人们进行跳跃性阅读节省时间。

(2)成本问题。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用户的时间成本,即用户要花多长时间去接受这个内容。比如一句话新闻,本来只需要几秒钟便能传递一种信息,甚至有时候只看标题就可以接收的信息,非要把它弄成短视频,用户就会觉得不划算。

另一个是生产成本。将一个文字记者就能写出来的东西加以视频化,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如果这个产品没有很好的社会效益,那么这种成本对机构媒体来说也是难以承担的。

(3)什么样的东西才可以用视频来表达?应该形成一种共识和原则:核心画面。如果一则新闻信息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动态核心画面,它基本上不适合用视频来表达新闻。有这样一个统计数据,近50%以上的视频新闻都是社会新闻,因为社会新闻具有核心画面。而娱乐新闻占20%左右,剩下的才是时政等其他新闻。

至于“全员视频化”,更是不现实的。视频生产需要高度专业的职业技能,如果把每一个编辑记者都培养成高质量的视频生产者,将会花费相当大的成本和精力。事实也证明,“全能记者”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身最擅长的表达方式,不能要求所有人去视频化。最后,对用户来讲,图文类新闻也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理性地对新闻生产做出客观判断。

问题九:既然如此,那么对于转型中的报纸和广电媒体而言,新闻短视频行业目前是蓝海还是红海?正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

王爱军:就我个人观察而言,这个问题还无法下结论,可能两种都不算。有些媒体觉得是红海,但有些媒体觉得还是蓝海。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目前的新闻短视频生产的确进入了一个沉静期,也可以看作“红海”“蓝海”之外的“静海”。即大海不涨潮也不退潮,正处于无风无浪的冷静期,由过去的心潮澎湃逐渐变为一种深度的思考。全国范围内生产新闻短视频的媒体机构,都在各自努力探索生存发展之道。从目前来讲,行业内竞争似乎有些弱化,因为它们所面临的问题各有差异。

对于这个阶段,具体有三个思考和建议:

第一,理性探索生存发展之道。在这个阶段中既要保证理性,又要寻求差异化发展。

第二,内容升级迫在眉睫。靠一种作坊式、粗放式的生产很难满足用户需求,这要求机构媒体进行内容升级,即我们此前所谈到的深度化、现场化、思想性、栏目化和品牌化的升级等——“小菜”有了,“主菜”该上桌了。

第三,短视频行业发展从最初的“几枝红杏出墙来”到“百花争艳各芬芳”,再到现在的“低头不语暗思量”。这个理性阶段看似有些沉寂,但也孕育着机会。继续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优先”的战略,把人才储备好,资源调配好,未来将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面试新闻短视频岗位,可做哪些准备?

问题十:这两年就业话题一直很火热,最后一个问题是替学生们问的,您认为优秀的新闻短视频人才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有这方面意向的大学生可以做哪些准备?

王爱军:我觉得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

(1)首先要有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个人一定要有公共意识,有一种能服务大众喜怒哀乐的价值追求,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让网上的情绪去左右自己的思维。面试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同学的观点完全是网络上的偏激言论,这是务必要去避免的。

(2)要有作品。面试时不能只有一页纸的简历,介绍自己读过哪些书、上过什么课,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多数毕业生拿出来的简历大同小异,这并不能显示出个人优势,所以必须要有作品能够拿出来。所谓的作品,可以是发表的,也可以是未发表的,哪怕开过一个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都行,作品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3)一定要有吃苦精神。新闻类短视频生产的时效性、现场性就要求随时出发,及时赶到现场,往往要到偏僻、危险的地方做新闻采访,要能吃苦。

(4)具备新闻视频生产的专业技能。即关于拍摄、剪辑、配乐、发布、运营等相关的经验与能力。这些技能需要大学生提前到一些专业机构做实习工作,适应媒体的工作状态和节奏。我们所需要的新闻短视频的专业记者和专业编辑,至少得经过三个月以上的培训才能够满足岗位需求。提前去一些新闻机构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了作品、培养了吃苦精神、具备了专业技能,找工作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