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出来的趋势|越来越多人正在用短视频看新闻?[短视频]?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quanmeipai,授权转载发布。
你在用什么软件看新闻?
据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新调查结论,该机构收集了不同年龄段美国用户“从哪里获取新闻”的数据。结果显示,在30岁以下美国成年人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经常从TikTok上获取新闻。且自2020年以来,TikTok作为新闻来源的使用率从22%上升到33%。
图片来源:皮尤研究中心
随即,美国一家科技媒体网站The Verge发布报道:“TikTok正日渐成为人们的新闻来源渠道”,文章中用系列数据证实了当前该社交媒体对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性程度。
新兴媒介技术的涌现使新闻资讯不再是稀缺资源,其过渡为一种用于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生产资料。因此,移动视听化的呈现方式解构着传统的读报时代,我们接收与消费信息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改变。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基于这一越来越显著的信息消费现象,从传播视角和大家谈谈,短视频及短视频平台是如何重塑我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的?以及目前短视频平台在新闻资讯传播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短视频解锁了一种新角色
当下,短视频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交方式与生活样态,“刷视频看天下事”成为各年龄段群体跨代际的共识。
当然,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在短视频平台上更多消费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泛娱乐化信息,比如娱乐八卦、美食探店、美妆穿搭、旅游记录、影视讲解、体育赛事等等。但全民参与的风潮实现了泛娱乐属性的多元化演变,短视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账号和新闻信息,这逐渐改变了人们对短视频功能和角色的单一认知。
这种使用效能及身份的延伸主要由用户、发布者和平台三个维度来体现:
(一)用户通过短视频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风行,趋势明显。
英国《卫报》此前报道,根据通信监督机构Ofcom的一项调查显示,7%的成年人使用TikTok看新闻,而在2020年,这一数据仅为1%。
同样地,《纽约时报》也刊发了一篇文章,称“TikTok已成为Z世代的搜索引擎,且这一比例占到了近40%”。在趋势引领下,另外两大社交媒体平台YouTube和Instagram也朝短视频领域不断拓展新功能,分别研发推出了YouTube Shorts和Instagram Reels。
有个不争的事实是,从TikTok上获取新闻的用户量仍远低于Twitter和Faceebook。一方面是因为TikTok于2017年才上线,相较于走红十几年的老牌社媒来说,用户基础还不是很稳固,且大多是一些热爱潮流、喜欢猎奇的年轻人;另一方面,早期用户群体的文化普及率较高,他们更追崇以文字为信息符号的交流方式,因此短视频的出现并不会轻易颠覆他们稳定的社交轨迹和习惯。
但对于一个注重着眼未来、注重年轻人市场的行业来说,用户通过短视频主动搜索新闻或被动刷到新闻的频率越来越高,意味着在未来5-10年里,短视频平台将会以加速度吸引更多用户在平台上消费新闻资讯类内容。
在国内,注意力经济下的短视频行业逐渐进入红海阶段,根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
这一数据并没有直接宣布短视频已成为重要的新闻来源,但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意味着流量,如此大的用户基数和可观的用户时长,加上新闻本身是一种信息刚需,自然吸引了越来越多媒体入驻。可以发现,即便是兴趣领域再鲜明的用户,信息流里也总能刷到几条新闻。
(二)PGC、UGC以短视频方式发布和点评热点新闻成常态。
彭兰教授在对短视频生产力“创新与扩散”的论述中讲到,短视频经历了一个从“以自我表达为主要诉求的民间文化阶段”向“公共性传播普及阶段”的转变。[1]
也就是说,短视频的兴起本就是普通网民用于呈现自我的手段,UGC内容生产形式将用户的能动创造性提升到新的高度,他们可以通过对现场视频或媒体视频的剪辑、讲述和评论,创作出一条资讯类信息。
事件的突发性往往使专业记者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因此我们经常能刷到一些由目击者创作的较为粗糙的视频,时长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不算新闻,但时效性赋予了它们类似于新闻的价值,多数受众在平台上刷到这些内容时,也会直接把它们当作新闻来看待。比如两年前美国17岁女高中生拍下的“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巨大传播。
可以说,便捷的拍摄、剪辑和发布工具,庞大的用户基数,即时的信息回馈等因素打破了行业间专业性的壁垒与区隔,刺激着UGC的生产积极性,这为短视频平台吸纳新闻资讯内容提供了优势。
到现如今,纯粹的现场记录视频也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传统UGC”,短视频信息流里更常见的UGC资讯,还包含很多对于新闻的延展分析、点评和网友评价梳理等,这些共同构成了当下用户对于新闻短视频UGC的基础认知。
另一方面,公共性传播是短视频发展的新阶段,主要是指除UGC外,媒体、政府机构、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官方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短视频业态井喷式发展后,为传统媒体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最为直观的结果是,对专业媒体来说,拥有短视频官方账号已是融媒体时代的标配。有的成熟媒体甚至会推出自己的视频类APP(例如央视频)或视频品牌(例如新京报“我们视频”)。
如今短视频平台上的新闻传播,专业媒体基本上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有些媒体号粉丝数甚至已经破亿,是当之无愧的流量王者。
(三)不要忽视平台对于新闻资讯的组织运作
短视频成为新闻资讯的一大来源,不仅得益于用户和生产者,更离不开平台自我革新的内生动力。
在产品设置方面,短视频平台的“猜你想搜”和“热榜”两大板块,都给用户提供了查看大量新闻资讯的通道和词条,特别是热榜等模块,基本上和微博及新闻资讯平台的热榜功能是相近的,同样细分了各种榜单,更新时事热点新闻和讨论话题,能满足用户多样复杂的信息需求。
在创作者方面,如前所述,大量媒体、个人成为资讯类短视频的稳定创作者,这背后其实也有平台各种激励和运营动作的身影。
在内容方面,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开始直接参与到越来越多重大热点事件的直播或转播中。远的譬如春晚冠名,近的譬如正在进行的世界杯赛事,这些重大热点本身就蕴含了方方面面的新闻资讯
短视频何以担当“新闻传播”重任?
Ofcom的战略和研究部主任Yih Choung-Teh曾表示,“如今青少年更喜欢浏览社交媒体来获取新闻,虽然那里的新闻不太可靠,但他们喜欢上面针对热点新闻的解读和评论。”[2]
短视频平台是新的流行社交媒体,尽管部分用户可能对其持怀疑态度,但生活中几乎无法避免使用,或者是由其他同类型产品来替代。
那么,短视频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魅惑力?从这几个方面探析或许能为我们解疑。
生产主体多元拓展,“产消形象”自由切换
当下传统媒体面临的首要困境是用户流失。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一项数据指出,在疫情的冲击与日益紧凑的注意力经济中,全球范围内的报纸销量持续下降。[3]报纸发行量在2019年至2020年之间下降了13%,而2018年至2019年期间这一比例则不到3%。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迁徙运动,而这场运动的暂时停驻点正是短视频平台。
前面我们提到,PGC和UGC越来越倾向于在短视频平台共享信息,其实并不止于这两大主体,后续衍生出了更为宽泛的概念,像OGC、PUGC、MGC等等,均呈现这种趋势。在这种融合性生产条件下,用户接触到的信息变得复合多样,比如主流媒体报道某条社会新闻,我们在刷视频的时候有时也能看到普通用户拍摄的第三视角,促成媒体和受众的直接对话,这为了解事件真相和满足用户的后台窥私欲提供了更充足的信息含量。
正是因为生产主体多元化创造的更多可能,使得用户的身份界限逐渐模糊,并形成一种“产消者”的新形象,即生产与消费的集合体。在短视频所包含的生活、情感、运动、科技等几十种垂直细分领域中,用户在为自己所掌握的私域信息实现价值的同时,又不断寻求新的线索来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与认知框架。
可视效果日趋精良,体验缺席的在场
如果说短视频碎片化、快餐化和强社交属性的特质是对用户快节奏生活的弥补,那可视化传播带来的便是其感官延伸后的身临其境。从最初的纯文字阅读,到文字+图片,再到今天集动态视频、图片、文字、音乐、互动反馈于一身的融媒体新闻,用户的阅读习惯不断在调整。
今年1月,南太平洋海底的汤加火山爆发,导致海面沸腾引发海啸,除了当地居民发布的实地场景,一些自媒体账号也根据所掌握的素材制作了精细高质的短视频。通过音效、各种不可预见的灾害动画模拟,配以文字解说和数据,在一分多钟的时长内完成叙事,向用户传递出一种透过屏幕也能感知到的现场窒息感。
短视频是技术的产品,也是海量信息流动的出口和载体,其创造的出发点是对以往媒介形式的集合与完善,但并不意味着它们的运行将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能够在矛盾与碰撞中找到共存的平衡点。
传播新闻资讯,短视频有哪些不确定性?
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边界一直在随着媒介产业的发展而延伸。大约十年前开始,传统纸媒、广电在与“两微一端”的流量竞争中不再绝对强势;紧接着,越来越多人发现像微信、微博、大众点评这样的平台,不仅可以承担一部分搜索引擎的功能,很多时候甚至比搜索引擎更“懂”自己的兴趣爱好。
注意力资源的分配与迁移,同样体现在当下用户对短视频新闻资讯的消费上。故而,无论是国外研究人员对于tiktok的观察,还是国内用户的亲身体验,都在验证这种不可逆的趋势已然成型。
前面提到了短视频传播新闻资讯的诸多优势,那么其现阶段又有哪些不确定因素有待理清或弥补?我们或开发者_如何转开发许可以从两个点来展开讲讲。
(一)人们究竟是为了新闻去看短视频,还是因为喜欢刷短视频,才顺带看了更多新闻?
这一点因人而异,总之仍有待商榷。
不可否认,帮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新闻,文字类快讯和视频直播依然是高效的首选方式。从传播来讲,一条简讯push或一个现场直播,能够快速传递核心信息,而短视频在剪辑加工的流程中往往会慢了半拍。从接收来讲,同样的信息量,浏览短文字的效率其实也比看短视频高。
比如:“11月20日晚,2022年世界杯开幕式在卡塔尔海湾球场举行”。这一则简短的文字快讯包含了传统消息写作中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大概用2秒就可以接收。但如果将此新闻以短视频形式传播,在各种镜头片段的拼凑下,时长可能达到20秒。
所以,短视频对于呈现事件现场,还原一些文字不易描绘的场景颇有帮助,但仅从获取核心新闻事实的角度来看,必要性还没有到非它不可的地步。
相较于为了新闻去看短视频,更多的人可能是在刷视频途中,顺带着关注了系统推荐的重大新闻事件,久而久之形成了消费习惯。所以从这个维度来总结,对于人们消费新闻短视频的影响,平台是首位的,形式反而是次要的。
(二)无限滑动和缺乏外链,会加剧媒介素养危机?
所谓的媒介素养危机,在这里主要是指人们应对虚假信息的处理能力下降。[4]而短视频的产品机制和消费形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信息进一步核实的意识与条件。
首先,目前绝大多数短视频页面中都没有可插入超链接的功能,一方面使得创作者很难直接引用和附上他们的来源,另一方面也难以让用户通过一键点击而快速验证信息。
缺乏足够多的外链跳转,似乎是更加契合短视频沉浸式浏览的体验逻辑的,这降低了用户突然切换到外部第三方软件或网页的概率,但同时也给需要核实信息的用户关闭了一扇窗。
其次,短视频的无限滚动模式,鼓励用户在应用上花费更多时间,这让用户几乎没有机会核实他们正在观看的内容。相反,在高频的上下滑动中,用户更容易将错误信息内化并不断滚动更新,而新内容的持续刺激,又会进一步弱化对旧内容真实性的怀疑。
第三,“眼见为实”的心理可能会加剧错误信息的传播。在接收新闻类信息时,相较于阅读文字,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短视频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需求。
因为在定性思维下,人们不谋而合地认为文字是主观意识的外化,而短视频相对更具客观性。比如在很多争议性新闻事件中,监控录像和记者在一线拍摄到的视频,极大地推动着大众对事件真相的理解和认知,但久而久之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由于短视频看起来更直接、更真实、更可信,某些人会利用用户的这种心理,让旧闻变新闻,让完整的信息被断章取义,让有缺失的信息被恶意拼凑,这些以流量为导向的加工,最终都会导致虚假的“新闻短视频”,进而引发各种社会纠纷,甚至是无组织的集合行为。
结合上述种种情况,我们需要对短视频平台的新闻视频和专业媒体机构的新闻视频做出区分,后者相对可靠,而前者在现阶段还有待用户打起精神,提高信息甄别意识。
当然,治理虚假信息,短视频平台也在负起更大的责任,跟随传统社交媒体的脚步,对平台上的低质信息进行更精确地把关,对特殊人群进行更细分地保护,是短视频平台在承担更多新闻资讯传播功能后需要走的必经之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