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跨界”减重 国内10余家企业布局抢夺百亿蓝海?
GLP-1受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激动剂“跨界”减重受追捧,国内10余家本土企业布局研发,抢夺中国的百亿“减重”蓝海。继诺和诺德4月初宣布,旗下司美格鲁肽片剂在中国首次启动针对“减重”的三期临床试验后,联邦制药也发布公告披露,旗下联邦生物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体重管理适应症获批临床试验,这是国内首家获得该生物类似药临床批件开发者_如何学C的企业。在与跨国企业的GLP-1受体激动剂“减重”适应症研发竞争中,中国药企能否拔得头筹值得期待。
GLP-1成减肥药明星靶点
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肥胖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截至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减肥药仅有奥利司他一款。新型降糖药GLP-1受体激动剂在降糖的同时,还具有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等作用,备受业界关注。全球已批准多款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糖尿病,只有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在国外被批准用于治疗肥胖。
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发布的《全球肥胖症药物竞争格局分析报告》显示,全球共有8款GLP-1受体激动剂单靶点新药获批上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014年,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获批用于肥胖治疗,拉开新一代减肥药的序幕。2021年6月,第二代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获批用于治疗肥胖适应症后,更是大放异彩,成为首个年销售额破百亿美元的GLP-1类药物,2022年销售额达109亿美元。从年报数据上看,减肥业务已经成为诺和诺德业务新增长点,减肥领域销售额2022年同比增长84%。
从减肥药物的竞争格局来看,美国在新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售药物多达9款,GLP-1是明星靶点。
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全球共有27款靶向GLP-1类肥胖治疗药物的临床在研项目,药理类型以多肽为主,也有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小分子化药等。以GLP-1受体为靶点的在研项目(从临床前到批准上市)共有289个,其中国内有149个,占比达到52%。跨国企业中,除诺和诺德外,还有礼来、辉瑞、阿斯利康、赛诺菲、葛兰素史克等企业布局。
国内尚无GLP-1靶点获批的减重适应症的药物,但有大量的GLP-1受体激动剂在研药企,包括恒瑞医药、信立泰、甘李药业、华东医药、联邦制药、诺博特生物、双鹭药业、仁会生物、鸿运华宁等10余家企业布局,竞争较为激烈。
业内预计,在创新药物的带动下,到2025年中国减肥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87亿元,并将保持高速增长至2030年的149亿元。
国内多家企业重点布局
在GLP-1靶点的“减重”适应症研发上,国内药企在GLP-1受体的单靶点抑制剂上布局较多,包括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
从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的研发进展来看,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用于2型糖尿病的适应症今年3月获批上市,该产品的“减重”适应症上市申请也已经于2022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是国内首家提交注册申请的企业,有望拔得头筹。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华东医药研发的利拉鲁肽在国内厂家中处在第一梯队,预计两项适应症获批后有望凭借华东医药在糖尿病领域积累的销售优势,快速放量进而催化制药板块业绩增长。
除华东医药外,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万邦医药、亦庄国际蛋白药物有限公司、爱美客控股子公司诺博特生物的利拉鲁肽也在针对减肥适应症展开临床试验。
仁会生物自主研发的GLP-1类创新药贝那鲁肽于2016年获批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后,又于2019年启动超重/肥胖适应症的三期临床研究,现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若该药获批,将成为针对超重/肥胖适应症的第一个国产原研药。
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双鹭药业、万邦医药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减重”适应症也已经进展到Ⅲ期临床试验。恒瑞医药的诺丽糖肽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SHR-2042为口服GLP-1类似物的口服片剂也在开发“减重”适应症,已获批临床试验。
甘李药业的GZR18于2022年7月完成了针对2型糖尿病和肥胖/超重体重管理两种适应症的Ⅰb/Ⅱa期临床试验的首例受试者给药。
鸿运华宁自研的全球首个具有激动GLP-1受体作用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格鲁塔珠单抗,于2022年9月在中国肥胖受试者中的Ⅰb/Ⅱ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爱美克旗下公司诺博特生物的利拉鲁肽、乐普医疗的度拉糖肽、信立泰的SAL0112也已经处于该适应症的Ⅰ期临床试验。
今年1月,诺泰生物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上市申请获受理,成为国内该产品首批上市申请获受理的原料药之一。除此之外,诺泰生物在GLP-1受体激动剂制剂上亦有布局,其自主研发的GLP-1受体激动剂一类多肽新药SPN0103-009注射液已在去年7月获批临床试验,拟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并最终拓展到目前还没有药物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阿尔茨海默病。
多靶点GLP-1类药物受追捧
《全球肥胖症药物竞争格局分析报告》显示,GLP-1受体单靶点作用降低体重存在局限,经多次迭代后的GLP-1类似物仅具有适度的减肥功效,并且胃肠道副作用限制其高剂量的使用。因此,以GLP-1受体为基础的多靶点药物在降糖和减重领域已逐渐成为热门赛道。
全球GLP-1类多靶点药物的“减重”适应症产品均未上市,有3款已进入临床Ⅲ期,分别是礼来的替尔泊肽、诺和诺德的CagriSema和信达生物/礼来的Mazdutide。替尔泊肽(双靶点)进展最为靠前,其在中国的Ⅲ期临床试验近期取得积极结果。此外,国内药企豪森制药、华东医药、鸿运华宁、硕迪生物也在针对该双靶点布局,但均处于研发早期阶段。
另有多款药物处于Ⅰ期临床,包括鸿运华宁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肥胖症新药GMA106、东阳光自主研发的Fc融合蛋白HEC88473等10款。
在GLP-1类三靶点激动剂布局中,礼来的Retatrutide进度最快,据礼来披露,计划于今年启动Ⅲ期临床试验。除此之外,还有诺和诺德、赛诺菲的三靶点激动剂“减重”适应症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国内方面,华东医药控股子公司浙江道尔生物的全球首创新药DR10624在新西兰已经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在国内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跨国企业与本土药企,谁先斩获国内首个GLP-1类药物的“减重”适应症,值得期待。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杨许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