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路上如何抹平“折痕”?浅谈折叠屏手机?
近期,关于折叠屏手机的消息再一次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一方面是因为不少博主爆料道即将有多款折叠屏手机面世,另一方面也是折叠屏手机本身自带的流量属性,今天我们也乘着折叠屏手机蜂拥而来的契机,跟大家一起聊聊折叠屏手机这些年来的“曲折”之路,探讨一下为何折叠屏手机一直身处小众市场却备受厂商的青睐。
发展历程
也许很多朋友并不清楚,首个发布折叠屏手机的厂商并不是三星,也不是华为开发者_运维知识库,而是来自深圳的柔宇科技公司。柔宇在2018年10月发布了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然而在当时却被吐槽造型简陋、体验生硬,“U型铰链”使得手机折叠时没办法贴合,影响观感体验。而柔宇科技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似乎不太注重于折叠屏手机的销量,有分析人士称,柔宇科技目前并不具备面向消费者的产品能力,持续发布折叠屏产品,一定程度上是希望通过主动发布产品,向业界展示其柔性屏技术,以寻求合作机会。
时间来到2019年年初,三星与华为两大巨头正式入局折叠屏领域,相继发布了折叠屏手机三星Galaxy Fold和华为Mate X。三星Galaxy Fold使用的是屏幕内折方案,并在折叠的技术上使用了“齿轮机械结构”,使得折叠后两边能够完全紧贴合拢,体验舒服多了。
虽说在2019年2月份三星已经发布了三星Galaxy Fold,但由于一系列屏幕故障的问题,直到11月份才真正登陆中国市场。而在10月份,华为也正式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其采用的是屏幕外折的方案,在次年的2月份,华为再推出了华为Mate Xs,更小的折痕成为了当时的一大亮点。
可以说早期的折叠屏手机形态都是采用的左右翻折,而在2020年9月份,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也入局了折叠屏手机这个领域,推出了摩托罗拉razr,不过其形态属于上下翻折,仿佛让人回到了翻盖机的时代,怀旧感十足,但除了样式上的新意,其他方面并没有亮眼表现。
而在2021年年初,小米也发布了第一台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MIX系列作为小米探索黑科技的先锋,推出一块折叠屏手机也是情理之中,再加之小米的“企业文化”,一下子就将折叠屏手机的价格打到了万元以下,也算是一大突破,只可惜这款产品乏善可陈,也只能算是小米探索折叠屏的实验性产品。
优缺鲜明
应该有不少在看文章的朋友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折叠屏手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点:一是近十几年来手机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屏幕越来越大;二是手机必须要兼具便携性。而我们看到这两个点恰恰正是目前折叠屏手机的优势,展开时是一块超大尺寸的屏幕,折叠时能够单手握持使用,这也让人能够理解为什么折叠屏手机被业内称作“智能手机的下一个风口”了。
虽然折叠屏手机的优点非常鲜明,但我们同时不能够忽略他的不足,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它明显的折痕。作为折叠屏手机,屏幕中间的折痕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虽然各家厂商都在尽力抹平这一道痕,但受限于柔性AMOLED屏幕诸多的技术障碍,以及复杂的铰链结构设计,也基本只能做到弱化折痕。目前为了更好地解决折痕问题,除了采用水滴形铰链设计,往往还会在铰链中引入两片弹片。一方面当屏幕折叠后会压住机框内部的两根金属弹片而不影响屏幕的闭合;另一方面当屏幕展开时,得益于两片弹片的弹性并配合铰链的转轴形成有效的支撑面,大大减轻了折叠后屏幕的折痕影响。
而从厂商的视角出发,则是折叠手机还有很多技术升级需要突破,比如折叠次数、折痕处理、铰链技术、面板柔韧性等等。当前,良品率低、配套生态不完善、价格高昂等始终是与折叠屏手机关联的高频词汇,而这些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折叠屏手机的普及。
前景展望
也许大多数用户并不看好折叠屏手机的前景,但市场调查机构却是给出了较为乐观的态度,市场调研机构 StrategyAnalytics 给出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不到100万,而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预计,2021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900万部,比2020年增长3倍,另根据IHS预测,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攀升至 5340 万部。
而小蓝认为,目前90%的智能手机的屏占比已达到了二维形态所能达到的极致,再扩大就要超出了人类手掌承受的极限了,想要再次复制十几年前苹果手机带给人们的时代变革,三维折叠形态的智能终端或许就是答案,而如今最接近的正是折叠屏手机。
结语
虽说从厂商的角度来看折叠屏手机的前路确实十分曲折,但我们依旧看到各家都在致力研发与突破,一方面是科技公司探索突破的精神内核驱使,另一方面是诺基亚“帝国”在智能手机时代的轰然倒塌的景象仍然历历在目,不跟紧就会掉队,最后就只能成为下一个“什么都没做错但依旧输了”的厂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