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的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呢??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不知道的就要问,不会做的就要学
出处:
《荀子·非十二子》:“不问不知,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荀子》篇名。内容对先秦各学派代表人物它嚣、魏牟、陈仲、史鱼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作了批判,而归结到以推崇仲尼(孔子)、子弓(孔子学生,一说仲弓)的学说为主
《韩诗外传》六:“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所谓“学问”,即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求问,才能不断地
丰富和提高自己。
坚持学习固然重要,积极求问更属难能.遇到问题时,既要向年长者去问,又要向年轻人去问,既应向资深的专家学者问,也要向普通劳动者问。
奔向幸福的小妞 2021-06-23 06:00 开发者_如何学编程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意思是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教育学生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 —荀况,战国思想家、教育家
柴亚飞 2021-06-23 06:06 开发者_JAVA百科 我的理解是“不知道的就要问,不会的就要学,你会的很多但还是要谦让,最后是注重道德”
M34****5536 开发者_JAVA技巧 2021-06-23 06:07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意思是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教育学生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 —荀况,战国思想家、教育家
大连平哥 2021-06-23 06:09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春秋时代,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开发者_如何学Go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不耻下问的意思,就是说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我认为:不耻下问,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态度。大家常常赞叹别人学术高深时,往往称他为有学问。什么是学问?所谓“学问”,即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求问,才能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坚持学习固然重要,积极求问更属难能。遇到问题时,既要向年长者去问,又要向年轻人去问;既应向资深的专家学者问,也要向普通劳动者问。向比自己年轻或职位低的人请教是很不容易的。那么,让我们看看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是怎么做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孔子说“余非生而知之者”,有不懂的事情便求问于人。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说:谁说孔子是有学问的“圣人”,懂得礼仪?你看,他来到太庙,见什么人都要问,遇到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说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遇人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孔子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大科学家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我国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84岁高龄时,当他得知外孙女婿来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讲授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的基本知识。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在一个大科学家身上的生动体现,正是他能走向人生光辉顶点的基本要素。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任务,追求学问是我们的目标。要做到不耻下问,虚心求问。学习知识没有虚心求问的态度是不行的。任何领域都有许多尚未被你了解的知识,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只要你虚心就可以发现你要学的东西,也只有你虚心才能学到你要学的东西。所以,不耻下问要从虚心的治学态度开始。
李冠斌 2021-06-23 06:11
不知道的知识就要请教,没有的才能就要学。
此句出自《荀子·非十二子》。
原文: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
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如是,则贤者贵之,不肖者亲之。如是而不服者,则可谓訞怪狡猾之人矣,虽则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
诗云:“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此之谓也。
译文:
使天下人对自己心悦诚服的办法是:高高在上、职位尊贵,但不因此而傲视别人;聪明睿智、通达事理,但不因此而使人难堪;才思敏捷、迅速领悟,但不在别人面前抢先逞能;刚强坚毅、勇敢大胆,但不因此而伤害别人。
不懂就请教,不会就学习;即使能干也一定谦让,这样才算有道德。面对君主就奉行做臣子的道义,面对乡亲就讲求长幼之间的道德标准,面对父母兄长就遵行子弟的规矩,面对朋友就讲求礼节谦让的行为规范,面对地位卑贱而年纪又小的人就实行教导宽容的原则。
无所不爱,无所不敬,从不与人争执,心胸宽广得就像天地包容万物那样。像这样的话,那么贤能的人就会尊重你,不贤的人也会亲近你。像这样如果还不对你心悦诚服的,那就可以称之为怪异开发者_如何学Go奸滑的人了,即使他在你的子弟之中,刑罚加到他身上也是应该的。
《诗》云:“并非上帝不善良,是纣王不用旧典章。虽然没有老成之臣,还有法典可依循。竟连这个也不听,王朝因此而断送。”说的就是这个。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