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深千尺下一句是什么呢??
畅心 开发者_如何转开发 2021-06-24 17:4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下一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忽闻岸上踏歌声”,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
刘阳 开发者_如何学Python 2021-06-24 17:43 赠汪伦 李白 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朱启能 2021-06-24 17:47 开发者_运维百科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中的诗句。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
方俊怀 2021-06-24 17:52
"桃花潭水深千尺"的下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处:《赠汪伦》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释义: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赏析: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开发者_StackOverflow社区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
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bcdqwe2020 开发者_高级运维 2021-06-24 17:56 【无与伦比】【拼音】wú yǔ lún bǐ【典故】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唐·韩愈《论佛骨表》【释义】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没有能跟它相比的【结构】复杂式【相近词】无可比拟、前所未有【相反词】不相上下、同日而语【押韵词】恃才扬己、转悲为喜、一泻万里、一日万几、践律蹈礼、云程万里、金城千里、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所向风靡、皓月千里、......【年代】古代【灯谜】桃花潭水深千尺亲,满意请采纳,谢谢!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