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方法的小故事?
在学习中只有多积累、多涉猎、多留心、多思考、多练习,才能有所成就。那你想知道吗?今天吾爱知道就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一大目标与小目标
没有远大的目标会使人失去动力!没有具体的目标会使人失去信心!记得有一个前苏联的政治笑话:“一位老人听农庄主席作报告,‘共产主义已经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了’。老人不理解,回家问上学的孙子什么是地平线,孙子对爷爷解释,‘地平线就是遥远的天边的一条线,我们能看得见却摸不着,你越是靠近它,就觉得它离你反而越远。’老人叹了一口气,‘完了,没有希望了!’”如果我在这里要求一个语文基础很差的同学“一定要把语文学好”,其实也等于制定了一个“地平线式”的大目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你无从哪里下手。最后,恐怕也只能说一句“完了,没有希望了”。
对策是: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我曾想,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稍微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例如:在2001年,河北省有一位老太太徒步到广州去看望女儿,引起媒体的轰动。记者问她,是什么精神支持她完成这一壮举的,老太太回答很简单,“每天走一段路不费劲啊!”
二不可松懈
有一次坐火车,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原来特快车普快车跑起来速度都是一样的,只是在车站上停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停靠的站点不一样多呀!”求学的人也是如此。有的同学是每星期一小站,好好“放松”一下;每学期一大站,“痛痛快快的玩个够”;初中升入高中,高中升入大学,更是人生的“大站”,不玩他个天昏地暗不算完。结果,他们就成了“普快车”甚至“慢车”。而你能有现在的成绩,不是因为你这辆车跑得比别人快,而是因为你是一辆“特快车”,不靠站,不停车,一直往前跑罢了。今后的人生路上,你是继续当一辆特快车呢,还是改为慢车呢?就看你自己的了!
我曾出了一个作文题叫做《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了吗?》,绝大多数同学的文章都是列举自学成材的名人,只有一篇文章的结尾处使用了一个比喻,让我至今还忘不了:“考取了大学,好比乘上了公共汽车,可以使你比较轻松的达到目的地。然而,毕竟是人多车少,车票很不好买,幸运者是少数。买不上车票怎么办?坐在原地嚎啕大哭吗?那无济于事。找一根绳子‘自挂东南枝’吗?那是孱头!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坐不上汽车骑摩托车,没有摩托车就骑自行车,如果连自行车也没有,那就坚持步行吧,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往前走,虽然慢一些,但,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地。”
三登山运动员的行囊
同学们有时会感叹中学生活的单调、枯燥、郁闷,认为是浪费了美好的青春年华。我想讲讲“登山运动员的行囊”。登山运动员的行囊里,除了维持生命的必需品,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他们甚至不带水。因为山上能够找到。让我们来设想:如果他们不是带压缩饼干,而是带全套的炊具和原料,在高山上野炊,既浪漫又符合营养学的要求。如果他们的行囊中带几套扑克,也可以在休息时消除疲劳。如果他们带一直支吉他,登上山顶以后,面对着呼啸的山风高歌一曲,何等的潇洒!何等的浪漫!然而,如果真的那样,他们还能够登上山顶吗?同学们如果真的有志攀登学习的高峰,那么,你就检查一下你的“行囊”吧,看看到底有没有太多多余的东西。
四最需要的与最想要的
有一次下了晚自习,我与一个学生闲扯,不是谈心,更不是谈话,只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我问他,“假如你有了大笔的属于你支配的金钱,你准备怎么用?”“那,可买的东西太多了!”他一时回答不出来。“从原则上说呢?”“从原则上说,当然是先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了!”“不对!应该是先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这有区别吗?”“当然是有的。譬如我吧,我上班几年,现在手头就有几万块钱,我真的很想在假期里利用这笔钱旅游。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为什么不实现自己的梦想呢?你们大人就是顾虑多!” “又回到了我们所说的‘原则’上了。我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旅游,而是抓紧攒一笔钱准备买房子呀” “老师!”他打断我的话,“这一些都与我们太遥远了。”“不对!”我郑重地说,“你们现在虽然暂时不需要为支配金钱而烦恼,但是,你们需要支配比金钱更珍贵的时间啊!这同样有一个优先考虑‘最需要’还是优先考虑‘最想要’的问题。” 我拍拍他的肩膀,继续说:“你前一段的时间就支配的不好,中午不休息去打篮球,上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打电子游戏打到凌晨一点,听你老爸说你最近又迷上了武侠小说——这些,都是你‘最想要的’呢?还是你‘最需要的’呢?”天上稀疏的星光在闪烁,他长时间地沉默着,我们在静静的走廊里相对无语。
五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承载
有的学生感叹:为什么同样一道题,开发者_开发知识库别人做起来轻松自如;我却抓耳挠腮做不出来。为什么同样的作文,别人写起来洋洋洒洒;我却呕心沥血不能成篇。我让他们读朱熹的《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我告诉他们:“你感到做题与写作有困难,那是你的知识的积累还不能承载你所需要的能力,不断地努力,不懈地积累,等到你的知识如汩汩滔滔的春水时,你再做现在的题目,写现在的文章,一定也会轻松自如洋洋洒洒的。不信你回头做做小学的题目试试。”
精彩评论